中国传媒联盟 据 人民法制周刊河南频道 讯:
齐抓共管,形成维权合力。
2月26日,全省法院“保护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动员会召开以后,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刘书旺及时向桐柏县委作了专题汇报,县委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县部署开展专项活动,构建县委牵头、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该院加强与妇联、教育、民政、共青团等部门的协调,构建协调联动长效机制,促使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共同形成维权合力。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选定人民陪审员,参与涉“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审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开庭,对农村“三留守”人员保护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可行的司法建议。以派出法庭为依托,选派22名干警担任乡镇中心学校法制副校长,上好“开学第一堂课”,结合山区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和典型案例。
能动司法,发挥审判职能。
该院在涉农村“三留守”人员案件审理中,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灵活运用假日法庭、巡回法庭、社会法庭等多种审判方式,切实维护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
“感谢法庭,感谢法官,没想到这么快都解决了俺们的麻烦”!说这话的是该县安棚镇大倪岗村的张西海夫妇。
3月29日下午,夫妇二人来到法庭,要求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庭长宋志刚了解到,他们的两个儿子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清明过后还要出门,于是当即立案。法庭经过五分钟详细询问,制作了口头立案笔录,同时电话传唤两个儿子到庭。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该起赡养纠纷得到调解,双方消除了心中的芥蒂,当场达成调解协议。
“三小时零五分钟,解决了两位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这个周末过的值”,书记员小姬笑着说。
对危害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刑事犯罪,该院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做到依法快审重判,让群众身有靠山。3月11日,该院审结一起诈骗留守老人的案件,被告人赵某冒充民政干部,套取程湾乡姚河村杨老汉的家庭信息后,虚构其在外务工的儿子,因一场交通事故急需用钱的事实,诈骗杨老汉5万元钱。该院及时审理,当庭作出宣判,判处被告人赵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
对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该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封存犯罪记录,消除负面影响,鼓励他们正确看待自己,认识社会,认真接受改造。
至目前,该院已累计审理涉及农村“三留守”人员刑事、民事等案件115件,实现“办案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倾情服务,彰显司法为民。
为群众服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利益,是法院工作的一贯宗旨。该院在专项活动中,坚持“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结合“一村四警”活动,包片划区,主动延伸司法触角,走访慰问“三留守”人员。
“啥也不说了,感谢法官替我讨回采茶钱”,桐柏县程湾乡的王二丫拿到拖欠的工钱后,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去年三月,二丫受雇于黄某,为其采摘和加工茶叶,几个月下来,挣了5800元,可黄某迟迟不给工钱,丈夫在外打工,抚养孩子开销也不小,这下可愁坏了这个留守妇女。法官李春靖在走访中获悉情况后,主动上门和黄某沟通,为其滞销的茶叶寻找销路,在李法官的努力下,二丫最终拿到了拖欠的采茶钱。
4月6日,该院党组成员张林璞带领法官和医务工作者,来到城郊乡东十里村,开展送医、送法活动。医生为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把脉问诊,针灸拔罐,法官讲授了针对农村留守老人诈骗的防骗方法和常识,受到了围观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案件诉讼上,该院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开辟涉农村“三留守”人员案件“绿色通道”、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免、缓诉讼费用等方式,降低诉讼门槛,同时重视诉前调解、小额诉讼的适用,确保案件质效,减少群众诉累。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核心是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护农村“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活动,是人民法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只有关注弱势群体,遍洒司法大爱,办好每一起案件,才能让农村“三留守”人员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为他们撑起一顶强有力的“司法保护伞”。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