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前沿资讯网讯 公益性消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3月15日发布“聚投诉315榜”,2016年度消费维权领域的多个榜单亮相。 首个国内银行卡盗刷投诉大数据报告,对网上218亿条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银行卡盗刷平均每例被盗3.6万,65%通过快捷支付。但在4月后,全年盗刷投诉量逐步走低,至12月,盗刷量不到1月的一半。 2016年中国十大消费维权奖,由21CN聚投诉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方周末民生版、北京晨报联合发布,消协公益诉讼、职业打假成为榜中亮点。 案例榜中,阿里巴巴服务商忽悠小卖家,被评2016年度最坑 聚投诉同时推出媒体账号,协助媒体精准获取投诉爆料及投诉大数据 数据榜|首个国内银行卡盗刷投诉大数据报告发布,65%通过快捷支付盗刷 银行卡遭遇盗刷问题,几乎已到人人自危的境地。3月15日,21CN聚投诉联合广州市云润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发布《2016年国内银行卡盗刷全网投诉排行榜》。这是首次对国内16家主要银行客户在网上公开的盗刷投诉所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 据21CN聚投诉主编潘俊珺称,此次大数据报告,历时半年多,在对128亿条网上数据进行模糊匹配、语义抽取、中文分词、提取关键词、信息指纹去重、模式匹配、人工校对等数据处理之后,还对剩下的4万多条数据做了人工校对。 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银行卡盗刷全网公开的投诉量共7095次,信用卡和借记卡盗刷比例基本持平,累计造成客户经济损失1.83亿元。单次盗刷投诉平均损失金额达35883万元。 好消息是,2016年盗刷投诉量月度走势显示,3/4月份达到年度峰值后,全年后续盗刷投诉量持续走低,12月盗刷量不到1月的一半。 从盗刷渠道看,快捷支付便捷度最高而安全性最低,占盗刷渠道比例的65% ; 第三方支付盗刷占快捷支付盗刷的97%。其中,支付宝涉及的银行卡盗刷投诉最多,全年共562次,位列行业第一;京东钱包次之,278次;财付通(含微信支付)245次位列第三。 第三方支付老大支付宝表示,从风控数据上看,支付宝发生盗刷的概率是极低的。截至目前,支付宝的资损率低于十万分之一,低于行业水平。支付宝承诺,“如果查明确实是盗刷,会通过保险公司保障用户权益,被盗刷的用户会得到全额赔偿。” 维权榜|2016年度中国十大消费维权奖发布:全国消协公益诉讼、消费者群体打假成亮点 同日,由21CN聚投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方周末民生版、北京晨报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奖”出炉。全国消协组织公益诉讼、消费者群体性打假成亮点,吉林高院再审盗刷案判工行全赔、患者诉莆田系医院获赔、律师追问手机流量、阿里诉售假店主等案例获奖。(获奖名单后附) 案例榜| 阿里巴巴服务商忽悠小卖家,被评2016年度最坑 2017年1月6日,聚投诉发布 “2016年度十大消费/交易警示案例”并向网友开放投票最坑案例。经过2个月的投票,最终“阿里商家市场服务商忽悠小商家”,以13.5 %的最高占比上榜。 以下是投票结果的排名情况: 媒体榜| 聚投诉开放媒体号,助力媒体315采访报道 聚投诉自2013年3·15上线以来,严格要求“依法投诉,诚信投诉,文明投诉”,杜绝商业操作,摒弃各种媒体潜规则,现已跃居为国内消费维权投诉量最大的第三方公益平台,累计受理有效投诉70000+件。今年3·15前夕,21CN聚投诉平台独家上线媒体账号功能,为各大媒体提供消费投诉爆料的精准获取与投诉大数据服务。 目前,已有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快报、消费者报道杂志、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北京晨报、沈阳日报、南方网、腾讯大粤网、青岛信网等媒体的记者进驻,直接联系采访投诉人。 附一:2016年度中国十大消费维权奖获奖名单(按时间排序) 1,律师张新年追问“谁偷了我的手机流量”,获奖者:北京律师张新年 2,莆田系医院被诉过度医疗退还全部医疗费2.3万元,获奖者:山东潍坊消费者小李,代理律师山东齐鲁律师所谢凯凯 3,职业打假人依法围猎假橄榄油,获奖者:重庆职业打假人叶光 4,宜家被迫破除“美国召回中国不召回”潜规则,获奖者:深圳市消委会,国家质检总局 5,中消协首起公益诉讼,为农村消费者问责“国内最大的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获奖者: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中国消费者协会,职业打假人群体 6,江苏消协首例公益诉讼破除垄断企业霸王条款,获奖者:江苏省消费者协会 7,破解预付卡消费纠纷,上海消保委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获胜,获奖者:上海市消保委 8,国内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店主案:阿里亡羊补牢痛下重手,获奖者:阿里巴巴 9,吉林高院对一起盗刷案判定工行全赔,否决“凭密交易视同本人操作”,获奖者: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消费者张丹丹 10,全国首例消费公益诉讼赔偿案:向卖死猪肉索赔1000万,获奖者: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附二:2016年度十大消费/交易警示案例(按网络投票排序) 1.阿里商家市场服务商忽悠小商家,阿里袖手旁观 2.视频网站、微博会员默认自动续费陷阱 3.工商银行“工银e支付”成盗刷捷径,解决太难 4.易到用车充值陷阱:默认2万元,误充值后退钱难 5.净水器营销进入忽悠模式,老人是头号忽悠对象 6.诈骗分子QQ昵称假冒政企名称,腾讯漠视举报 7.液晶电视裂屏归责难,开机测试好之前,用户切莫经手 8.网贷平台不经授权,骚扰、恐吓借款人通讯录好友 9.苹果手机授权店成丢失、被盗苹果机洗白地 10.微信支付:涉黄涉赌APP个人商户骗钱第一通道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微信:2230587892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