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进城后,他的建设用地面积可以转移到城里。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上获悉,在争得中央同意后,我省将探索在皖北地区实施“人地挂钩”试点,缓解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问题。 去年,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允许包括我省皖北地区在内的中原经济区稳妥推进人地挂钩工作。这项政策核心是以人为本、地随人走,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也相应转移到城镇。 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昨天在会上说,我省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缺地”形势颇为严峻,亟待探索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创新。“皖北地区试点基础很好。”陈树隆介绍说,皖北地区农村户籍人口2533万,常住人口1513万。随着大量人口进城务工,出现大批闲置住房和空心村。在皖北地区将村庄用地复垦为耕地,潜力大成本低、复垦质量有保证。不过,皖北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农民宅基地复垦补助标准偏低。 另一方面,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建设用地指标相对不足。 陈树隆说,我省将积极争取中央同意,在皖北地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有效破解当前“人往哪里走,地往哪里转,钱从哪里来”等难题,也有利于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具体操作来说,要突出推进人的城镇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同时要尽快开展农村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实施宅基地整治复垦,要尊重农民意愿,提高补偿标准,原则上不少于15万元/亩,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进城买房、土地复垦等。复垦后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仍归进城农民所有,以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农村适婚青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村适婚青年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可按照一定标准,建立公积金账户,专项用于进城购房补助。(胡霞利、计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