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由正商书院成都分院与四川省山西商会联合举办的讲座--《当前经济形势与民营企业应对研究》,在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六楼成功举办。
提纲 1. 新时代、新形势 2.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两个《决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 3.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经济转型 4.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科技创新
5. 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新时代、新形势
(一)中美贸易争端以来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形势
1、商品贸易日渐萎缩; 2、服务贸易快速增加,需要重视当今世界经济高度联通和数据时代服务业全球化问题; 3、生产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使得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重要性持续下降; 4、创新研发越发重要; 5、区域贸易更加集中。
德国——稳步向前的制造大国,老龄化危机 英国——脱欧的巨人寻求新的突破 法国、意大利——寻求自身新的机会
欧洲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欧债危机还没有解决。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没有彻底解决,英国脱欧也为欧洲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如果欧债危机不解决,随时有可能把全球经济拖入第二次探底。 美国经济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郑重宣布中国四大方面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国内市场如何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全球“山寨大国”向世界创新强国蝶变);主动扩大进口(进口什么?) 小结论: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利益冲突。 2.意识形态淡化,利益至上浓郁。 3.多变的世界经济,不变的创新动力。
1.十九大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第一步,2020年全面小康 第二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步,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强大的实体经济+新经济=强国市场 现代金融 科技创新 全方位开放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016-2017年去产能和去库存基本完成,2018年去杠杆行至中盘、步入稳杠杆,政策重心逐步转向降成本和补短板,从以前的做减法“三去”转向做加法“一降一补”,这将是提升企业和民众信心、决定改革成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 报告新特点:全文提出十二项重要工作,讲政治 ,明方向 ,定任务。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报告新特点:全是干货,全文小标题皆用、工作内容或任务部署多用动宾词组,不讲理由和重要意义,直截了当地提出26项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干的大事。
(一)《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1.把握四川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2.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3.壮大区域发展重要支点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4.突出重点推动全域开放合作 5.高水平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6.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7.突破高铁瓶颈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8.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 9.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 10.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1.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12.推动品质革命和品牌创建 13.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14.集聚和用好战略科技创新资源 15.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 16.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17.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 18.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9.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 20.聚焦关键性改革攻坚突破 21.防范化解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 22.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23.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24.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5.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 26.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2018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 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1+1+5”总体设计: 2016年四川省政府出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四川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两份文件,指导和推进全省“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川省产业结构不平衡。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四川经济转型 四川基本省情:48.6万平方公里(广东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合计17.96万平方里);人口多、底子薄、差异大、不平衡。 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四项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引领四川未来发展的“一号工程”。 加速提升建设天府新区——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百年大计和重大战略性工程。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建设成都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完善交通能源、公共服务。 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奠定我省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重大标志性工程。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推动我省全面开发开放的引领性工程。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科技创新 (一)国家科技创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期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明,大国博弈的底气在科技,科技的核心靠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产业,产业的龙头是企业,特别是勇于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高技术的现代企业。这也是2011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抓工业4.0、“回归制造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源。
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形成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 《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的“四梁八柱”;二是拓宽技术转移通道,放大技术转移体系的辐射和扩散功能;三是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保障体系高效运行。
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大力实施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正商书院成都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