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万亿刺激之后,中国企业资本产出增速上涨了10倍,具体表现就是企业资本回报率的断崖式剧降。而回报率之所以高速下降,是由于天量货币刺激计划导致以国企为主的大型企业进行低成本融资,而大量投资之后又造成严重的供给过剩。企业产量增速远远超过市场消费速度,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延期滞后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国企是08年刺激计划主要获得资金对象,结构性资金供给过剩导致大量产能过剩,在政策担保下又没有破产压力。资金的行政性“补贴”导致企业业务僵化、盈利能力严重倒退。一方面无法提供分红,另一方面导致股价下跌,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追溯结构性杠杆问题的根源,是由于资金过剩以及大规模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而高企的杠杆率一方面加重了债务覆盖面,另一方面埋下了系统性金融危机隐患。供给侧改革以来,去杠杆成为了迫在眉睫的行政任务,随着今年4月份资管新规收紧企业的非标融资通道,不少过去几年在货币宽松环境下过度举债扩张的企业接连爆发债务危机,经营风险凸显。 为了应对债务违约率高发的经济困局,金融工具里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近期受到高度关注。一般来说,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主要包括转让、营销出售、和解、诉讼、资产置换、债转股、以资抵债、重组、破产清算等。其中,债转股是软着陆方法之一。 所谓债转股,就是将现有债务转成股本,是帮助企业减轻债务负担、降低杠杆率的金融工具。 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大量不良资产转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已经做了一轮债转股,并起到了显著的降杠杆作用。 嘉丰瑞德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随着2018年国内经济步入下行轨道,为了防范市场潜在风险,银行对于各类借贷行为更加谨慎,导致短期内债务违约率高企,同时债转股成为了很多企业渡过资金寒冬的首选。就目前来说,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业务模式有: (1)银行直接将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 (2)银行将债权卖给第三方,第三方再将债务的债权转化为股权; (3)银行将债权转化的股权交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银行再从资产管理公司处获得股息和分红。
债转股对于银行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是一项积极选择,通过债务转化股权能够将债务融资变成长期股权,使银行与自身成为利益共同体,同时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平台。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积极性、以及股权退出问题,目前依然需要推出更多债转股的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随着国内去杠杆、降通道运动的持续进行,债务违约率上升导致不良率持续膨胀,不良资产处置已经形成规模级市场。嘉丰瑞德作为深耕财富管理市场十一年的专业咨询机构,为投资人提供短周期、高收益、易变现的不良资产项目咨询服务。在优选项目、分散投资的基础上获取较高收益,并通过级风控体系的严格过滤,确保了产品操作的合规性、项目的稳健性以及风险的可控性。投资咨询400-803-1818。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