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深圳一直以来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共深圳市委提出的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要求,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7月19日,深圳市政协召开六届十八次常委会议“深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市委书记王伟中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讲话,市长陈如桂向市政协常委通报了深圳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王伟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部署,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同向同力,为深圳“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凝聚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经济特区工作新局面。 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强调,市政协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市委全会精神,展现新气象、拿出新作为。
深圳市政协六届十八次常委会议“深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现场
市委书记王伟中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讲话
市长陈如桂向市政协常委通报了深圳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市政协主席戴北方主持会议 会上,多名政协委员根据今年重点调研成果,详细剖析深圳市营商环境现状,中肯地提出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到了重点发言环节,5位委员先后发言。其中,刘志雄委员第一个作重点发言。
刘志雄委员 (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三诺集团董事长) “产研、产融、产城”三位一体 构建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陈红天委员 深圳、香港、伦敦营商环境比较
王文银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关于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陈志列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为营造国际化的法治营商环境再闯新路
赵振拴委员 (市政协常委,深圳海关党组书记、局长) 对标国际一流 补足差距短板 助推深圳外贸营商环境再优化
发言中刘志雄委员重点谈到了对深圳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蝶变和引领的思考,他建议以“产研、产融、产城”三位一体构建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过去,深圳抓住了四次机遇从而实现腾飞,现在深圳正面临第五次发展机遇:工业4.0已经到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成为产业风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振兴实体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叠加效应,我们正从信息社会走向智能社会。
“如何抓住这个让深圳实现蝶变的机遇?我认为应该以产研、产融、产城三位一体构建智能产业创新生态。”刘志雄认为,在这个生态里,产研就是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相结合,产融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金融相结合,产城就是产业生态和城市发展相结合。
产研方面 刘志雄建议:第一,技术创新上,发挥港深两地优势,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机构,两地政府可支持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深圳成立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第二,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实行开放式创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打造集创新加速器、工程测试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于一体的集群式创新力实现基地,将创新力接驳产业力,形成商业力,把深圳打造成“中国制造2025原创力中心”;第三,建设全球最顶级的工业设计学院,构建深圳设计产业生态链,打造“创新设计硅谷”,通过设计创新把科研技术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场景应用。
产融方面 深商群体“创新、敢闯、开放、务实”,是深圳宝贵的财富,应该鼓励深商发挥企业家精神,将产业赚到的钱投回产业、反哺产业。刘志雄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产融结合,深圳有必要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来提高深商的投资积极性,对于企业出资的产业创新投资基金,政府予以配资支持,同时对产业基金投资所得,进行相应的税收减免。
产城方面 深圳已经到了以产业为核心,以产城为抓手,作为城市发展最高战略来规划的时候了,通过构建产城融合新模式、打造产业集群新优势,将推动深圳跨越发展。刘志雄总结,深圳过去的产业空间主要有三种版本:1.0版本主要表现为上世纪80年代一批简陋的“三来一补”工厂;2.0版本,主要是90年代制造型大企业自建的产业园区;3.0版本,主要是2000年以来政府主导规划的特色产业园。这三个阶段的空间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问题,已经不能够满足深圳新业态和智能制造的需求。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深圳应该建设4.0版本的产业空间,即以资源共享、多元聚合、要素流通、生态循环、优势叠加、生活便利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生态城。因此刘志雄建议,基于智能制造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建设大湾区智能智造创新生态城。
《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等各大媒体聚焦刘志雄委员政协提案 听取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后,王伟中表示委员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客观,也切中要害,建议也很有针对性,他对各位委员的发言逐一作了精彩点评。对刘志雄委员“产研、产融、产城三位一体构建智能产业创新生态”这一提案,王伟中专门点评说“为深圳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充分肯定市政协和各位委员所做的大量工作的同时,王伟中还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积极吸收采纳,坚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在查缺补漏、精准推送、撬动全局上下功夫,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法治最完善、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推向深入。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