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 >

国际茶文化专家论坛即将在霸州召开

时间:2017-09-21 14:24 来源:水墨中国作者:水墨中国
中国传媒联盟 据 水墨中国 讯:金秋九月,由亿文化研究院(北京)
 
   中国传媒联盟 据 水墨中国 讯:金秋九月,由亿文化研究院(北京)、五行图书出版(台湾)、世 界茶联合会(香港)发起,亿龙集团承办的亿茶论——国际茶文化论坛(第一回)将于 9 月 26 日上午在河北省霸州市亿美术馆盛大开幕。
 
届时多位国内外知名的茶文化大家和百余名茶文化爱好者将参加本次盛会。此次论坛共设三个部分:国际茶文化专家论坛、名家茶席体验、茶之华艺术展览。 
 
中国著名艺术家、园林学家、现代雅集之父叶放
 
据悉,参加本次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均为业内最顶级的专家和大师。 分别是大陆世界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何作如,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吕礼臻,香港心月茶事创办人余文心,德国汉学作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马克,英国高级礼仪培训师 JAMES COLE,以及日本花道名家杉謙太郎。
 
本次茶论的总策划和学术主持为中国著名艺术家、园林学家、现代雅集之父——叶放。本次论坛将以"一路一带的茶之媒"为题,各位专家演讲各表其见。
 
大陆世界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何作如
茶学专家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吕礼臻
德国汉学家作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马克
香港心月茶事创办人余文心
英国高级礼仪培训师JAMES COLE
日本插花大师杉謙太郎
 
为配合此次茶文化论坛举办,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来自国际知名茶空间、茶叶、茶水、茶器等知名茶品牌机构在馆内设置8席各具特色的茶席道场,现场演绎如何泡一壶好茶,并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达人品茗体验。此外,亿美术馆展厅内还将特别展出40余件收藏级茶花器,并邀请日本插花大师杉謙太郎为本次展品做花道表演。
 
 
此次茶文化论坛是国际茶界最高规格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中国茶界的一大盛事。国内外多名茶界专家齐聚霸州,共话茶语、共叙茶情、共论茶道,促进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以茶为媒,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茶文化,让中国茶走向全世界。
 
论坛序:以茶为媒 
 
茶,来自树上的叶子。
 
茶饮,因由人的加工制作,一片树叶转变成一颗茶叶,也因由人的心手相调,一撮茶叶演化出一碗茶汤。
 
按两晋郭璞所注《尔雅》记载,茶的栽培种植出现在四世纪中叶,按后世所修订《神农本草》对传说的记录,茶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二千七百多年的神农氏。刚开始的茶以药用为主,直到六世纪末才广作饮用,而五世纪时茶已作为商品进行流通了。
 
八世纪后叶,唐代陆羽所撰的《茶经》,是茶最早的专业著作,被称为“第一部茶百科全书”。而同时代皎然所作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出现:“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等诗句,封演所撰《封氏闻见记》中也出现:“茶道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等词句,则是“茶道”之说形成的最早文献和记载。
 
中国人饮茶的方式,经过了唐代的煮茶,饮的是一种礼仪与营养,宋代的点茶,饮的是一种游艺与品味,明代的煎茶,饮的是一种状态与情趣,清代的泡茶,饮的是一种日常与舒适。
 
开门七件事,茶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千百年茶史的发展演变,饮茶也成为我们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美学。茶无贫富,也无贵贱,可以素朴简约,也可以堂皇精致,大俗大雅,尽在日常点滴之中。
 
茶事,离不开茶叶、茶水、茶器三大核心元素,更离不开茶人这根本元素,再加上环境和同席的影响元素。对的茶叶、茶水、茶器要有好的茶人,加上对的环境和好的同席,显然,对于茶的物质性而言,人的精神性才是决定原因。
 
茶是一种媒介,连接人与自然,连通人与文化,连和人与人。
 
天地聚气于植物鲜生命,经人采撷制作成茶的贮生命样式,然后在水的媒介中相互作用,释放出的生命能量,常常被赋予各种情感、观念和意义,形而下的现实产物变为了形而上的理想托物。于是乎,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茶就是文化的载体。
 
茶是茶,茶非茶,茶乃茶,其实是每一个爱茶人都会有的心路。
 
所谓茶道,不只是茶之说,茶之路,更是茶之哲学。艺可传,道需悟,如果说茶艺是可以教学传承的技术方法,那么茶道则是有待修养领悟的哲学思辨。
 
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为中国与南亚、西亚、 西非等地区重要的贸易通道,如果说茶马古道是中国与地区经济及文化交流的纽带,那么茶则是我们与世界经济及文化交流的纽带。
 
以中日茶缘来说,据日本《日吉神道密记》记载,九世纪初最澄禅师由中国带回茶树种子,种于京都比叡山麓日吉神社旁,成为日本最古老茶园。十二世纪末荣西禅师又从中国带回茶树种子,种于京都附近的宇治等三个地方,并写下日本的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法》,茶逐渐成为日本寺庙的必备和社交的必需。
 
到了十六世纪中后期,在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扶持下,茶已从生活方式演化为生活美学,日本茶道的仪式逐渐定型,茶道确立。于是便有了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的启下承上,有了从以吃茶礼仪为规范的茶之汤,到以吃茶规范为修行的茶之道的发扬光大。
 
以中英茶缘而言,根据伦敦托马斯·加威咖啡店的茶叶海报,茶在十七世纪中叶输入英国,而这张海报也成为了第一张茶叶的广告,然而载录茶的文献,则在十六世纪末的《林孝登旅行记》中就已经出现了,中英两国的茶缘可谓渊源深厚。
 
英国人饮茶的风气在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兴盛,六十年代嫁给英王查尔斯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人称“饮茶皇后”,当年陪嫁就包括了堪比银子的珍贵红茶和来自中国的精美茶具。此后,玛丽二世和安妮女王也都热衷饮茶,为了举办一个具有体现中国情调的茶会,宫内还特地用中国的屏风、银器、茶具及茶几等来进行点缀。随着贵族们的争相效仿,饮茶迅速成为高尚的象征。
 
而“英式下午茶”的概念出现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 为了打发早午餐后至晚餐前的漫长时间,萌发出喝下午茶这个节目,红茶加糖加奶,再配上一个包括三明治、饼干、蛋糕及水果等点心的三层小吃架。于是,上流社会的休闲消遣说长道短有了一个高雅理由,名媛淑女的服饰展示争奇斗艳多了一个正式场合。
随着饮茶风气从贵族到平民的普及和盛行,茶成为英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下午茶则成为了英式生活的美学象征。
 
茶来茶往,东方与西方在茶的交流中相互影响,在碰撞中共赢发展,这里有自然的态度,也有文明的观照。输出中交流,交流中输入,从经济到文化,“芥子纳须弥,壶中天地长”,由物质而精神。
 
茶是一种理想的媒介,相谐商业的形态与繁荣,相汇社会的风俗与进步,相融艺术的思想与发展。从过去到未来,以茶为媒,是继往开来借古开今,也是学习经验分享智慧,一个互通互惠探讨共同繁荣的平台,显然茶让生活更美好,茶让世界更和谐才是我们共同的关心和期待。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而古训说: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显然哲学之道不能以语言之道来表达,但却可能以经历与体验的方法来感悟和领悟,毫无疑问这才是以茶求道的不二法门。
 
以茶为媒,天地人和而大美。
 
展览序:茶之华
 
茶之華 ——由竹籠清供帶來的茶事芳華
 
竹籠者,竹編的盛器。
 
清供者,清雅的供品。
 
竹籠清供,也就是以竹籠為盛器的清雅供品。
 
清供,一種以清幽典雅、清丽高雅为情境的供奉侍弄,以雅为賞,以中国文人别具一格的人文情境和感悟方式,体验至美而道的生活哲学。
 
供天地日月,供神仙圣贤,更供祖宗社稷。从祭祀的尊敬,到祈祷的祝愿,有岁时清供,以节令岁时为由头,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中秋、冬至等。也有礼俗清供,以人生礼俗为由头,包括成人、寿诞、婚喜、开张、纪念、怀故等。忠孝仁爱,聚散离合,春夏秋冬,恭颂庆贺。
 
以花木瓜果与草虫鱼鸟相配搭,文玩骨董与礼器艺物相组合,构成吉利祥和的图样与形态。以谐音、会意的手法,或象征,或寓意,引经据典,蕴善藏真。在表达尊敬,传递祝愿的同时,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希望。
 
清供并无定式,包括插花,也包括盆景。如果说前者以花草藤竹为主,花器为辅来展开的话,那么后者以花木水石为主,花盆为辅来表现,而清供则以象征寓意为题材选择的理念和内容取舍的标准,所有花物时主时辅,任侍弄者随意发挥。
 
或讨口彩,或占好运,或盼安康,或求富贵,均以福佑惠泽为动因。既充满市井烟火,又极富文人气质,民间而殿堂,朴素而风雅,趣味盎然。
 
在清供中,花物之悦目娱心的实用性,转化为比德言志的品格性,欣赏对象也变成了理念代表。历经千百年的演绎发展,清供已积淀出一系列的符号经典和语言特色,呈现出一种意象独特的人文景观。
 
茶事,由茶葉、茶水、茶具和茶人,以及環境、同席構成的喫茶之事,事茶之道。
 
芳華,有視覺,也有嗅覺,從直覺、感覺和知覺到參悟、體悟和領悟,覺悟之門。
 
茶事芳華,一種生活於藝術藝術於生活的創作和分享。

(责任编辑:海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