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商业新闻 讯:北京中储联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地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着力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率”。 当然,“定向调控”这一提法并不新鲜,这也并非高层首次就2015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表态。北京中储联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明年将“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 与上届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推出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不同,定向调控更注重精准发力、提质增效,是新一届政府充分考虑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后提出的针对性措施。这一谨慎的态度既是现实政策空间使然,也是反思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应对举措的结果。 以货币政策而言,定向调控是根据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施行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保”小微企业、“三农”以及一些关键环节和重大领域的投资资金需求,“压”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供给。因此,央行既不能推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不能一味紧缩引发流动性危机。 北京中储联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表示,中国央行试图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供给,不向经济体注入过多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时有变化,所以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也时有变化。因此央行时而吸出流动性,时而注入流动性。 对照实际情况可知,“时而吸出流动性,时而注入流动性”这一表述实则暗示央行正在利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来进行定向调控。例如,为调节短期利率,央行此前推出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设借贷便利(SLF);2014年上半年,又通过“定向降准”等政策,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定向释放流动性;为引导中期利率,完善“利率走廊”,央行还曾推出抵押补充贷款(PSL)。这些创新工具配之以传统的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工具,共同构建出一种类似“利率走廊”的运行框架,为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央行“续做到期的269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并新增500亿元”一例即是对定向调控政策的最好阐述。这类有的放矢的政策可以起到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在新股申购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此举有助于市场更好地应对春节前流动性的季节性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同时MLF的结构性引导功能和正向激励作用得以强化,商业银行也可以借此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更重要的是,MLF的使用还可以纠正全面降准等方式释放出的货币宽松信号。后者往往只能使某些行业受益(比如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或者刺激虚拟经济泡沫继续膨胀,使更多资金流入股市,造成实体经济失血或融资成本上升。 这样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央行2014年11月推出降息政策后的市场实际变化正反映出,全面宽松的刺激政策在解决融资成本高企等问题方面成效甚微。央行降息后,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仍然居高不下,7天回购利率上升了120个基点。反而是股市受到此番利好刺激后飙升50%左右,大量流动性脱实向虚,流入资本市场。这一情况再次证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市场流动性紧缺,而是资金无法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领域,金融体系利率传导机制不畅。 可以说,李克强总理此番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言论正是向世界宣布中国“定向调控”的决心,同时也是给那些用危言倒逼央行施行“全面降准”等强刺激政策的人一个坚决回应:在相关改革并未到位、金融生态依然失衡的情况下,全面宽松的强刺激政策不可行。现阶段,中国将严格遵守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定下的基调,通过定向调控精准发力,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更多地惠及实体经济层面,实现调结构、促发展的长远目标。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