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商界在线 讯:2017年5月1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学术指导、中华手工杂志社、手艺网、观澜湖艺工场执行的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活动——“国匠荣耀·第二届手工艺创新盛会”在深圳观澜湖酒店顺利落下帷幕。盛会以“振兴传统工艺”为议题,齐聚行业领军人物、手工艺从业代表参与论坛,通过思想的碰撞、匠心的表彰、展览的演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百强榜”的发布,向世界展现中国手工艺的当代发展、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方向与道路。
入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百强榜”的百年国药企业广誉远,经过476年中医药文化沉淀,拥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其中核心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传承至今。
▲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世光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广誉远从选料开始就精益求精。六年生高丽参,二杠茸茸尖的鹿茸,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榆社阿胶,内蒙巴音浩特的肉苁蓉,浙江杭州和余姚地区的麦冬,四川通江的杜仲,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的熟地,宁夏中宁、中卫、灵武的一等品枸杞,广东阳春的一等阳春砂……广誉远有自己的一套严格选料标准,只用最道地的药材,良好的口碑不胫而走。
药材好,制作工艺也尤为关键。比如说龟龄集,28味药材要用不同的辅料逐一炮制,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大工序、360道小工序,1粒龟龄集的全部工艺需历时4年才能制作完成;再如定坤丹,仅制作一味药引子“醋膏”,就需用3年的时间将20公斤陈醋晒制成1公斤的醋膏方可入药,30味药材需要历经280道炮制工艺。为了实现产品的功效,广誉远对中药炮制工艺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并坚持了几百年。 在坚守传统中药炮制的同时,创新也是广誉远的发展之道。除了古法制作的粉剂、大蜜丸形态,广誉远还推出了更便于携带和服用的胶囊、水蜜丸、口服液型产品,配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开创了精品养生中药的新纪元,更是以百年老字号的信誉,守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 盛会现场,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世光围绕“传统工艺振兴之道”参与了圆桌论坛的讨论,分享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振兴之路。
1.您是如何理解“振兴传统手工艺”的? 我认为提“振兴”二字有待商榷。传统手工艺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它符合诞生时期的审美与实用性。所以,我所理解的“振兴”,是对传统文化审美的再发掘,实用与艺术的再结合。最传统的文化一定要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用过去的技艺承接现代的科技,与时俱进谋发展。 2.广誉远作为中华老字号,如何振兴这一传统制药技艺的金字招牌? 广誉远是一家传承了400多年的国药企业,一代又一代的老药工,成就了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不管企业怎么发展,朝代怎么变更,古法炮制是广誉远一直在坚持的事情。传统中药最核心的代表是医师和药工,他们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再好的医术,也需要药工凭借多年的经验,付出劳动力炮制出来。就比如做定坤丹的姜炭,为了实现“炭而不灰”“炭而存性”的效果,要将生姜放置于特质的砂锅中,用黄河粘性土包裹,置炭火上焖烧24小时。这是常年积累的技术活,火候的把握极为关键,太过则全部炭化,没有药用价值,不及则不能成炭,无法起到止血功效。对于传统制药技艺,我们会永葆初心,传承下去。 3.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总是被谈论,您觉得手工艺或是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创新? 我们小时候吃的大蜜丸,这是最传统的药丸形态。小孩子难以下咽,妈妈就把大蜜丸搓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分几次吃。一切的创新都是基于需求。现代人越来越讲究,广誉远开发了水蜜丸、口服液、胶囊等新的中药剂型,方便服用。但核心的技艺和药方不会被改变。 4.广誉远提出“打造精品中药”,精品中药是如何定义的。 广誉远打造的精品中药,一是选用最道地的药材,二是坚持古法炮制的技艺。拥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药企,只有广誉远一家。在分格的市场里面,通过高标准的产品,筛选出愿意去消费品质生活的人群。未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远远大于对治病的需求,而广誉远的精品养生中药正符合这样的潮流,这也是广誉远努力的方向。 5.您觉得未来传统手工艺应该往怎样的方向发展?或是希望它往怎样的方向发展? 正视民族的审美,用心地、踏实地、精益求精地传承手工艺文化。消费在升级,从过去的吃饱穿暖就好,转换为现在对品质、对艺术、对设计、对美的要求。因此,需要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去,让传承人看到持续发展的前景与潜力,形成手工艺传承发展的良性循环。 6.对于这次盛会,您有哪些感想?
现场有很多真正意义上的手艺人,对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了解了各门手艺的发展历程与背后的故事。我个人建议可以对行业进行细分,让不同门类的手工艺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碰撞与交流,让专业更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