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王蔚波)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化的力量不断彰显,国家所倡导的东西方人类共同智慧结晶丝绸之路精神深刻传播与弘扬。为努力践行文化生产力、助力新时代,在人民日报社、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委市政府、洛阳市文物局指导下,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洛阳龙门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古代文献研究所、中国华夏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洛阳龙文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纳米新材料研究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协办,保护、研究、展示丝绸之路有关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宗教、艺术等方面内容的《文明之光——龙门博物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于2018年10月1日在洛阳龙门博物馆开展。
唐彩绘陶驼及胡俑 王蔚波/摄 洛阳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都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物丰富。洛阳龙门博物馆,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北入口处,建筑优美,外方内圆,泉屋兼融,极具特色;展品丰富,种类繁多,艺术性强,引人注目。该馆历年征集的数百方墓志碑刻,朝代蝉联,名家云集,书法多样。其中尤以40余品唐代粟特裔、突厥裔、高句丽裔和汉裔墓志最为珍贵,多数尚属首次面向社会公布,囊括了粟特昭武九姓、突厥、吐谷浑、乌丸、印度、高句丽等民族碑志,以及跟丝路有关的汉裔碑志,并辅以相关的文物,涉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政治军事、宗教贸易、音乐舞蹈、书法艺术等方面内容,充分展示出中西交通、外国风情、异域宗教、丝路贸易、蕃人汉化和罕见姓氏等主题特点。
唐彩绘陶马及胡俑 王蔚波/摄 墓志所载人物,均是生活在中国唐朝的官员和平民,他们对民族事务、中外战争、使节往来、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等多有参与。其鲜活的历史场景和特殊的学术价值,详尽展示于陈列之中。展览可分三个部分:一是汉裔墓志,二是粟特裔墓志,三是突厥裔、高句丽裔及其他。这批展览墓志,证补史籍价值显著,可谓是一批难得的新史源,反映出大唐盛世的广阔胸怀、开放思想、兼容文化,是见证大唐盛世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重要物证。
唐彩绘骑马击鼓胡俑 王蔚波/摄 目前,故宫博物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王素、龙门博物馆专家组组长赵振华主持,国内外有关专家就该馆所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开研究,已完成论文27篇,文字总计达37万字,即将汇集成册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龙门博物馆藏民族墓志》卷、《新中国出土墓志·龙门博物馆》卷。
唐白瓷茶具 王蔚波/摄 除传统形式原石及相关精拓展出外,此次展览还包括“AR技术在文物展示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文物(石质、古籍善本、陶瓷等)保护中的应用展示”等。“VR”技术在展览中的使用,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龙门博物馆2017年在国家文物局成功申报“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的落实,利用中航强大的航空VR技术,较好实践了军融于民的军民融合号召。龙门博物馆还同时与郑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庞新厂博士担当的国家试验室、洛阳量子纳米有限公司、洛阳龙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将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纳米保护文物技术成果在展览中使用和展示,以优秀世界文明为支点,利用当代科技使文化活起来,同时使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保护文物,向世人和未来表达现代人们对文化传承的尊崇。
墓志拓片 王蔚波/摄 观览此展,能够加深旧感觉产生新体会而增强民族自信心。作为宣传华夏文明的重大人文巡礼活动之一,按计划,《文明之光·龙门博物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连续进行巡展,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王蔚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作者简介
姓名:王蔚波 工作单位: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