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沉淀和包含了消费者的认可、喜爱和信任。将品牌与文化进行融合,为中国品牌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企业故事,传播中国品牌声音,企业微纪录片《态度》由此而生。 本期《态度》,讲述了一名曾经的军医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二十年来她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为一群特殊的孩子打造了一个名为“博爱”的伊甸园。 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的孩子们正在上课 梁兵。单从名字看,它的主人应该是一位比较刚毅的男同志,单名的一个“兵”字也具备了一定的时代特性。这是我看到她的资料时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但随着之后的接触,这两个字给了我难以想象的触动,至今仍然无法忘怀。 她,有过很多身份,军人、医生、校长、残奥会火炬手。 她,有很多称呼,梁校长,梁教授,但最让她骄傲的永远只有两个,“梁妈妈”和“梁奶奶”。 她17岁入伍,从战士到军医,凭借坚毅的性格、过人的努力在就读南京医学院时光荣入党,首批评上南京部队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职称。1987年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彻底的改变了她的人生际遇。 接受我们采访时她回忆说:当时我作为一个医生,我们只是去参加这个活动。但那次活动让我特别震惊,第一次意识到在我们身边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孤儿,足足600多个孩子,都躺在床上。那次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国家的儿童康复医学有多重要。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可是直到现在国内也没有一家针对脑瘫孩子、重症身心障碍患者的专业康复机构。我记得当时我就跟我们老师说,如果有可能,有一天,我一定要建一所学校,让我们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读书,也能上学! 1987年,她放弃部队安逸的工作,主动要求到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康复医学,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90年代初,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有康复和教育双资质的“特殊”学校,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残疾儿童。 最初梁兵完全是白手起家,博爱买不起汽车,每逢孩子们外出,梁兵就与老师轮流蹬辆三轮车,车上挤坐着六七个东倒西歪的患儿。行人见状,投来诧异的目光,有的人怜悯地问:“这些都是你生的?”梁兵落落大方地回答:“是啊。”其实,她唯一的儿子魁梧健壮,是运动健将,她却无暇顾及。 梁兵每次谈到“她的孩子”,眼睛里都有着莫名的光芒,那种光芒,我很熟悉,是信仰,是狂热,是她的全部。当我们问到,这些年就没有想到过放弃,她的回答都很真实,但她说,每次看到那些孩子们的笑脸,就又浑身充满了力量。 我想,这可能就是宿命。她们的相遇,是这些孩子的幸运,也是梁兵的幸运。
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一起活动 二十年来博爱践行“爱无国界、人人参与”全民公益服务理念,为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及多重障碍儿童少年提供学前、学龄段特殊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 在基础教育中:开设了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培智班。分别有健康、艺术、语言、科学、社会、游戏、认知等课程。通过全方位教育与康复的系统和实施,极有效地促进了残疾儿童在体能、心智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愿我们的身边涌现出更多更多的梁兵,让我们的孩子“同享一片蓝天”,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