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 有 诗 书 气 自 华
——访中国当代实力派著名书画艺术家杜玉华
新华社记者 李文川 人民日报记者曹焕荣
杜玉华生活照
阳春三月,我们慕名专访了杜玉华先生。 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从四面传来。步入他的书房,里面布置的优雅宁静,各种书法书体尽有,文房四宝俱全,书案桌上铺满了他刚刚写完的书法作品。顿时,我们惊讶了!惊讶的是他的艺术作品字里行间的那潇洒俊俏的风格,充满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之美,甚至在某些笔画添了些许文化人的羁傲。且看他的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结体朗净,义韵高古,笔力雄隽,法度别具;他的绘画,笔意酣畅,汪洋恣睢。虽挥洒纸上,却富贵淋漓,流光溢彩,满堂红颜;他的篆刻,刀走曲直,龙蛇留痕,勒石镶朱,泥纸点睛;更兼金泥写经、花笺供佛,使得这些作品更具有慈祥与奉献的意义……不难看出,杜玉华先生在书画艺术的探求和文化修养的磨练上,均步入了更高更新的境界。 通过对于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杜玉华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在向艺术殿堂迈进的步步艰辛。他首先开门见山的告诉我“书法艺术是一门至深至高的学问。它广义上是指写字,其实真正叫书法的东西是指艺术,没有和称不上艺术的写字不能叫书法。书法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毛笔艺术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大家,然而在一个时代,何况到了并不以写字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信息时代,书法家更应该是凤毛麟角。杜玉华谦虚地说:“本人只是初入其道,几十年来,坚持自己的酷爱,努力奋进,慢慢地从一个爱好者向书法艺术路上迈进。” 历史和艺术是不会以人情来定论的,并且还往往更为冷酷。与王献之同时代人很多都在推崇和模仿王羲之,并且是亦步亦趋地模仿,相当部分已经达到绝似和神似。然而正是这样,他们都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了。“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首先应该得益于他的父亲,要走过前人和他父亲在书法上所走过的路子,在此基础上自己在加以吸收,然后走出他的父亲,求得自己的个性化。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和王羲之的《孔侍中贴》,初看是各有特点,细细琢磨,才能看出其中有一定的承合关系。” 几十年来,杜玉华尽管从事着党的新闻工作,但对于学习研讨书法,可以说是“须臾没有离开过。”首先,幼年受书画的影响养成兴趣,开始临帖“二王”和董其昌名帖,可以说是埋下了“一直到今天我热爱书法的种子”。其次,得益于中国书画界老前辈沈鹏、欧阳中石、范曾、赵铁信的精心指导。“我每前进一步,都与他们分不开的。”杜玉华先生说。 杜玉华先生又告诉我们:“兴趣是关健,再加上点勤奋,在悟上多了点功夫,才形成了我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我始终是书法艺术的“追星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了。”他强调说,“与朋友交往,谈起书画就来了精神,就有说不完的话。” 1960年6月,杜玉华出生于伟大孔子的故乡——山东省曲阜市7岁步入学堂,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走来,在课堂上一直是学习成绩突出,出类拔萃,尤其在音乐、文学、书画上展露头角。 在老师的教诲、指导和勉励下,他的书画技艺进步很快。在谈到书画作品时杜玉华先生说:“生活是艺术之源,她孕育培植了艺术这棵大树,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拾来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并将其转化为创作语言,这也是一种自觉意识。”在专门谈到绘画时杜玉华又说:“绘画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懂得,真正悟到什么叫“画”,怎么样来画“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前,对绘画的理解很浮浅,搞创作,都是先拟定了主题,拿着这个框架到下面去对位,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卉,对上了安到画面上就完成了任务,有些象小孩子按图案摆积木。这种方式也能画出画来,也许画面还能组合得很生动,很完美。但它不是我现在理解的画画。“言为心声”对于画家来说,画画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你可以调侃,可以言不由衷,可以心猿意马,可以“顾左右而言他”,可以颓废,可以积极,可以虚伪,可以真诚,可以慵懒,可以勤奋……但它一定要是你自己,艺术于客观,它不一定“真实”,但一定要真诚,这是艺术立得住的最基本的品质,这也是凡高的向日葵为何让人感动的所在。基于这样的前提,杜玉华先生的田园花草、牡丹翠竹、山水花鸟系列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艺术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世间所有的感情,都离不开生活的馈赠,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杜玉华先生在他的花卉山水系列作品中,喜欢用生活中的特定情景表现物的精神特征,画面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动人韵致。毫无脂粉气、媚俗气,它的指向是传达景物的精神与心理状态。那种和土地紧密相连的感觉,散发着乡村田园的气息,让人体会到一种温情、一种坚实厚重的内在力量。在这些作品的造型上,景物造型略有变形,显得更加朴实、憨厚。在笔墨的处理上,杜玉华强调线、色、墨的有机结合,线用得稚拙而厚重,并辅以反复皴擦,形成空间厚度,以独有的造型符号和富有个性的线条,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奥维德说,艺术的成功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自自然然的杜玉华,正是把自自然然的感觉呈现在咫尺之内,呈现给他深爱的艺术和深爱他的观众。笔下功力远非一年两年可以练就,是十年甚至几十年锤炼的结果,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正是指绘画的功力,来不得半点急躁。而杜玉华先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 在书法艺术上,杜玉华先生偏执楷书、行书、隶书,而对正、草、篆书也都有所涉猎。谈起自己在书法学习上的成长经历。杜玉华说:“我几乎是十年一个转换。学校学习阶段(7岁-17岁),也可以说是对书法艺术的朦胧学习阶段,即从兴趣到爱好,再到探求,书法学习走向更正规,更规范,提高甚快;从八十年代至现在,是我学习书法艺术的上升阶段,开始真正悟到什么是书法,开始近于书法艺术的边缘。”
全国人大会议与优秀企业家高峰论坛会议与各位领导合影
一、必须常年临帖。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和能够保持自己进行书法创作之树长青的必要手段。临贴就是学习前人和继承传统,没有这个阶段,想达到书法水平,是万万办不到的。“临贴就是做学生,做古人的学生。要老老实实地做。不仅做到形似,还要尽量达到神似。”临贴要经过描红,意临,背临等阶段。还要转益多师,广泛地临贴,就像搞文学创作一样,要博览群书,汲取各家之长。“中国书法诸体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摸清书法的真正味道就要追根溯源。” 多少年来,杜玉华一直坚持临习名帖,努力学习古代书法家用笔、结体技艺,学习古代书法家的高尚人品和勤奋精神,收益很大。在名人艺家的指导下,他既学到了唐人的严谨法度,又学到了晋人的潇洒风润;既学到了颜真卿的铮铮铁骨、柳公权的堂堂正气,又学到了王羲之的创新精神。他尤为喜爱行草的俊秀高雅、神采飞逸,并专注于此碑书,久而渐渐形成了个人书法艺术风格:柔中有韧,笔法方圆兼用,雁尾亦显浑厚,一气呵成,张弛有度。他赞赏哲学中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细微处或按提挫顿,或淡涨重焦,整体上归为统一和谐之美。 二、探求书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尤其是临贴到一定阶段时,一定要对每一个字形进行深入的思考:某贴为什么这样写,某贴为什么那样写?这个朝代为什么这样写,那个朝代为什么那样写?这个书法家为什么这样落款,钤印,那个书法家为什么那样落款,钤印?等等。在临贴的过程中,要按原贴字的形体临;按原贴的章法去临。临多了,思想中就有了布局和章法。这就是探求书理的一个例子。当然探求书理也不能仅仅在贴上下功夫,这仅是在临贴时的探求书理;其次是学习书法理论;其他方面,要有条件地提高艺术修养,譬如:文学,音乐,舞蹈等。再一点,自己人生的经历也是一个提高自己深入认识书法能力的重要方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字外功夫。” 杜玉华认为,书法创作欲达最高境界,关键还在于做人,即作书先做人,心正则笔正,天人合一,从而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则需要作书人终生不懈地修养。因而杜玉华多少年来不仅孜孜不倦于书道,躬耕砚田,还由书及文,及诗,及儒家典籍,可谓博览群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字外功夫。 三、书法创作。前两个方面有了深厚的基础之后,才能谈到书法创作。真正的书法创作是从传统中走出来,将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这一点是比较有难度的。古人有言,用一百分的劲打进去(打入传统),但必须用一百分以上的劲才能打出来。功力到了,手到了,还有眼界问题。眼高手低,临的不够。眼低手‘高’,终究难入艺术之道。关键是综合素质的提高。”
与原解放军总参通讯部赵部长、中央国家机关美协主席王阔海合影
古人有言叫“不叫一日闲过”,到了杜玉华这里被改了一个字,成了“不叫一时闲过”。工作上也是这样,“没有事情干,就考虑考虑前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和打算。不叫一时闲过,我的意思是不让时间白白地消逝在无为无味的状态。消遣,也要往高雅的消遣那里消遣。写字写烦了,看看书。就是这样。正是对于书法的爱好,培育了我的性格,锤炼了我的思想,交往了很多志趣高雅的朋友,也促进了工作、事业,也丰富了晚年的娱乐生活。正是这种对于艺术的酷爱和追求,才使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做什么事都要寻求最好效果的思想。”
与著名书法家王维全及弟子王国胜合影
杜玉华先生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溶入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深切关怀和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因而,每一个对生命的价值有所思索的人,在面对杜玉华先生的作品时都无法逾越时空的距离而无动于衷,这就是他所要表达的,也是他所给予读者的。这些成功的展示,都是在杜玉华先生苦苦追求艺术期间,有机会接触南北派不同的水墨技巧而取得的。尤其在创作中,他注意吸收南方钟奇灵秀与北方雄浑坚实的特点,采用中锋短浅与大块泼墨相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清新而不流于甜软,坚实而又不涉嫌直露,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和风格。
与著名主持人倪萍合影
杜玉华又是坚毅的,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特别质朴的东西,那是一种和土地紧密相连的感觉,也是一种日渐稀少的理想和品质。 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杜玉华的艺术镜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村田园与农民是他经常表现的内容。作为奋斗几十年的艺术家,他始终思念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并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他的书画创作上,将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跃然于纸上。他深有感受地说:“我一直不倦地用笔墨种着我的庄稼地,伴和着心血和汗水,希冀与艰辛。也许是我出生在农村的原因,让我与庄稼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泥土的气息,那庄稼杆儿的清香,使我有一种回到家的自自然然、踏踏实实的惬意。或许是儿时老家的河水、小路给我留下了太美好的记忆,或许是初中学农时与沙地上的小弟兄结下的无瑕友谊。 宋代王安石曾说:“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在书画艺术的海洋里,在事业的追求中,杜玉华一直潜心努力挖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找人生的一片沃土。因为在他心里,对艺术的追求是永远无止境的。伴随着艺术舞台,杜玉华在书画奋斗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市、省和中央各大新闻媒体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华文视讯书画频道曾多次进行专访。
华文视讯琴棋书画频道专访
著名评论家墨非曾给予杜玉华先生这样的赞誉:“杜玉华先生自幼酷爱书画,博学好古,习文通史,挥毫染素,翰逸神飞……澄怀悟道,晴耕雨读,剑胆琴心,谦和朴诚,耳目声色,雅情俗韵,修心向善。多年以来坚持艺术信念,书画人生,追逐梦想,飞墨乾坤,谨慎从事,慎居中庸,亦如杜玉华先生之名字,所谓美玉、华丽之风范,弥勒开怀之笑容,溢语表里,可恭可敬矣”。 然而,在成绩和赞誉面前,杜玉华先生并没有满足。他依然在执着耕耘,滋滋探讨,不断淬火,精益求精。他期待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能再走得更远、更宽,以更成熟的阅历去诠释人生。 情之所至,画无不至;画之所至,情以之至。正是基于这种真挚的感情,杜玉华才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作品,才取得烁烁生辉荣誉,让人观之静思,回味无穷。
与中央军委领导合影
然而,除了书画艺术上的收获,在新闻、文学、音乐事业上,杜玉华先生也是收获满满。他曾在市、省和中央国家新闻媒体连续发表稿件文章500余篇,创新闻界新闻记者采用稿记录,为党的新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户口迁往北京的人》《岁月如歌》、长篇诗集《秋耕》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二等奖、报告文学《文明终古共春熙》、电影电视文学剧本《火红的青春》、《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杜玉华音乐作品集(一)》、《杜玉华书画艺术专集》;最近又创作了音乐作品第二集《伟大的中国梦》;长篇小说《昨天的故事》《她从乡村走来》正在创作中。1995年,杜玉华同志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文化拔尖人才,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走出杜玉华先生工作室,夕阳已放射出一道红彤彤光芒,举目曲阜这座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影影绰绰,美丽无比。此刻正是春风习习,绿枝荡漾。顿时,明代徐谓那句“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和宋代苏轼的那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涌上我们心头,这不正是书画家杜玉华先生的真实写照吗?朦脓中,杜玉华先生正手持画板,迎风而来,背后,却是一簇簇鲜艳的牡丹…… 年华短暂争朝夕,桑榆风润贯长虹。杜玉华先生深知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精神追求的境界是无限的。所以他一直推崇:静下心来,倾听笔端演奏悠扬的旋律,感受内心动美的歌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杜玉华先生奋发向上的大目标。而今,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照耀下,他正笔耕不辍,辛勤创作,信心百倍,奋进不止,在创作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艺术作品的理念中、大道上迈步前行!我们希望杜玉华先生的艺术作品震古烁今,彪炳千史!我们祝愿杜玉华先生在书画艺术的天地里更上一层楼,攀登新高峰! 2019年春月于北京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