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格义》
中国传媒联盟 据 最美中国符号网 讯:当我看到已过不惑之年的画家雷刚,”少年老成”以自己发明的网格线重构古典山水画,总是让我想到辋川图及其线刻画,那是一种不可抹灭的文化记忆,一种文化情怀,而且在当代获得了新的表达语言。
《格义》系列新作,以网格线为基本语言,化解传统山水画的形体与肌理,重构出杂色交织又层叠起伏的新山水,看似抽象其实具体,看似破碎其实更为立体,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转化的“辩证图像”,让我们看到了山水画创造性转型的一个新个案。 通过网格子线,化解皴法,现代性水墨一直在寻找新的皴法或者化解去除皴法,雷刚则以网格子线看似保留了皴法,其实拆解了皴法,即他更好地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那个微妙变化窍门:现代性转化更为强调不相似,即更为抽象化,但并非走向抽象画,一旦成为纯粹的抽象画,就只有线条的随意变化,会丧失结构的坚实性,或者走向西方材质抽象的肌理处理,雷刚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余形”:仅仅是一种残留的影子一样的形态,但都已经被网格子线条重构了。 “格义”的双重性,如同佛教化的中国解释学,一方面,表面上看似西方的抽象化格子,这是西方式的格式化。从蒙德里安到马丁的格子抽象化乃是西方形式转化之精义,这是现代性转化的格义。有着错杂,错乱,断线,看似不规则,但在平面与形体之间还是有着精致的过渡与衔接,隐约看出山水画的底蕴与形貌,则是格传统山水画之义。传统空寒的意境,拟似造型,但又化解形体,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这就是“格义”。
策展/张宝华
雷刚 号鱼儿山人
1975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 先后求学于清华美院,中国国家画院。 师从刘牧先生。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