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 >

林秋璇:黄山画家姚治华

时间:2016-01-06 09:28 来源:国华新闻网作者:国华新闻网
中国传媒联盟 据 国华新闻网 讯:姚治华,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孝感市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肖像1.jpg

 

 

 

 

  【姚治华教授个人简介】

  中国传媒联盟 据 国华新闻网 讯:姚治华,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孝感市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一职达十年之久,并曾兼任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华英才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延安鲁艺美术学院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黄山写生画院院长、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等职。被有关机构聘为《联合国新闻》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美国传记协会顾问委员会研究会研究员,美国国际大学名誉博士。多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

  姚治华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他曾在国内多地举办个人画展。曾5次赴日本,4次赴韩国,3次在法国,2次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先后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和瑞典等欧洲16个国家进行艺术考察和访问。1991年曾获日本“国际和平文化宝鼎艺术大赏奖”。1998年5月和10月,获世界和平艺术大展“阿克特米”大奖及“世界名人最高奖”,2000年又获该组织颁发的“最高学院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为其颁发“20世纪杰出成就奖”,并收入该组织撰写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并入选《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典籍。

  姚治华的一些优秀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及国外知名艺术馆收藏。其作品曾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元首,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出版有《姚治华画集》、《姚治华画选》、《姚治华山水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姚治华小品画选》、《姚治华精品集》、《姚治华速写》、《荣宝斋画谱·姚治华绘山水画》、《姚治华作品集》、《画与诗》及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山水、人物、书法精品集和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人物、山水画集两册。中央电视台等6家电视台为其录制了专题片5集。主编出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材一套(共计9本,由中央美院11位教授编写),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教材21本。

  姚治华的中国画意境深邃,神韵精致,饱含激情。他一向以情作画,满怀深情地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名山大川,刻画黎民百姓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既不忘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吸收西画的精髓,不断追求创新,作品不落俗套和窠臼。其作品创作形式与风格多姿多彩,磅礴大气之中浸透清新优雅,令人沉醉神往。他的人物画形象生动,出神入化,笔力雄健;山水画构图新颖,笔墨酣畅,情景交融,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其作品广受喜爱,被国内外有关人士及多方机构收藏。

  

E:\姚治华存档\172-青山高峰.tif

 

 

 

 

  (文/林秋璇)无数次立足千山,无数次枕江而眠,每次山登绝顶,看脚下海雨天风姚治华都有不同的艺术感受。姚治华是个有着深厚黄山情结的画家,他十三次不远万里策杖登临,把黄山的风晴雨晦用丹青妙笔描摹成一套蔚为可观的艺术蓝本,完成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艺术长征!

  黄山美,美在松石奇绝;黄山奇,奇在云海波诡;黄山秀,秀在岩泉飞瀑。如果拿黄山当做天地坐标的话,姚治华就是站在坐标轴上壮写河山的典型人物。从八十年代初第一次上黄山写生到现在,姚治华已经白发苍苍。黄山的金乌西坠旭日东升,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早已成为他胸中丘壑。每每放笔黄山,放佛灵魂在宣纸上起舞,信马春风,平地春雷,神通笔畅,逸兴遄飞。现在的他,还念念不忘要再到黄山去实地写生。姚治华说:“每次上黄山都是徒步,只有第十三次的时候体力不支了才半途坐的缆车……每一次上黄山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让人想起著名诗人汪国真写的诗句“没有比山更高的人,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姚治华,用脚步丈量出了山峰的高度,用岁月写就了黄山的水墨宏图。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013-松瀑图.jpg

 

 

 

 

  黄山钟灵毓秀,气象万千,对于画家来说是丰富的自然摹本,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称。但是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色又成为画家创作的一种挑战,如何运用丰富的技法语言来表达美轮美奂、气象万千的客体物像成为一项重大的艺术课题。

  “二三星斗胸前落,十万峰峦足下青”,丹青圣手,文人骚客多慕名登临。张大千、关山月、刘海粟、黎雄才等入山以后多有佳构,但精彩之余又令人称憾。因为黄山太美了,阴晴雨雪酝酿出来的造化表情看不够,也写不完。姚治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系统性地从内容上、技法上和数量上都建设性地填补了这片空白!

  姚治华和前辈大师一样,很注重写生。刘海粟以93岁高龄十上黄山,不无自豪地写下了“九十三翁原未老,杖履登临,笑剪秋云巧。十上黄山犹太少,点头峰恭姿容好。瑰丽烟霞事故饱。游人仰望,扬我诗帆早。百岁重来寻画稿,墨团愿借灵芝草”的诗句,而姚治华八十三岁却上了十三次,并且创办了黄山写生画院,这在精神上和行动上鼓励了很多人。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主观情愫与客观物象的形神交融,使姚治华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灵感百出,像源头活水一般滋润着他们的创作。作品的生命力,在于思想上的深度、技法上的高度和主体情感的温度。任何脱离思想、感情的客体,都是冰冷而苍白的。艺术品不等同于数学范畴里的加减乘除,方程式般的生搬硬套都会使艺术含量流失。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须有他百看而不厌的形神含量。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011-步仙桥.jpg

 

 

 

 

  姚治华描写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雨后青山铁铸成》、《江山任尔眺》等都是我们过目难忘的作品。

  他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客体表象,还渗透着生活的哲学和充沛的情感,由表及里地阐述出艺术与生活、客体与主体的血肉关系和美学内涵,鲜活、生动、丰富、精彩!

  《人字瀑》写出了悬泉飞瀑,一泻千里,有险无阻的奔腾浩荡,也写出了人性中坚贞不屈的优秀品格。那满构图的画面,瀑布看不到源头,冲波逆折,百阻不回,分流成一个“人”字,飞漱而下,坠入云底,空谷惊雷,浩气千里。这柔弱的“水”用“倔强”的性格走出了一个浩荡的“人”字,画面雄浑、意境深邃,令人辗转回味。姚治华用他的阅历,他的哲学观在美学的框架内构建出丰满健全的精神家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人”字背后,有多少人格的分量!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008-百丈银河.jpg

 

 

 

 

  还有《百丈泉》,上题“百丈银河高挂,黑白分明如画,击鼓鸣雷直下,劈山开路不怕,要归大海无涯,落入天边伟大,到那时方才说话,我从天上来,愿居最低下”。以文点题,用经典的风景讲述了经典的人生。他用画笔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也用诗情写出了“千岩万壑留不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的意志,更用真心写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用笔有传统的纯熟,设色有西方的精巧,意境有诗人的超迈,场面有时代的恢弘。诗书画印联璧生辉,张力无穷!

  “猴子观海”作为黄山的知名景点,也多次被姚治华描绘在笔下。那翻云成海,雾卷云飞的浩瀚苍茫,姚治华居然不施点墨就描绘出来了。他用留白的方式,表达出云烟的起伏,既有体积感又有流动感,让人感觉浮云下面还有无限的空间。正如庄子《逍遥游》里描绘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特别的神奇。古人为了探索云水的表现方式,绞尽脑汁,创造了勾云法、染云法等诸多创作技法,但是姚治华用“留”的方式巧妙解决了,是为历代表达云水最巧妙的技法语言。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178-雨后青山铁铸成3.TIF

 

 

 

 

  《雨后青山铁铸成》也是姚治华喜爱的绘画题材。与风雨共同成长的姚治华,见证过历史的兴衰,体会过人生的冷暖。在得与失之间,他从不徘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人格精神。与其说青山是铁铸的,不如说人格是铁铸的。没有非凡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就难以直面风雨,立定精神。雨后的青山,不会因为风吹雨打而凋零残败,反而会凭风茁壮,籍雨成长!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225-黄山冬韵.jpg

 

 

 

 

  黄山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和北岳恒山之奇,徐霞客云:“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更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四绝”著称于世,真可谓“昂霄逼汉,松石奇诡,岩崖峥嵘,气象万千,神功鬼斧,巧夺天工”,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姚治华用灵性的,诗意的,澎湃的笔触把它们点化成诗。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姚治华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一草一木,他认为,一草一木都具备生命的姿态,它们是灵性的载体,是人格化的生命客体,他笔下的黄山奇峰错列,沟壑纵横,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精彩绝伦。佛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姚治华用心灵与它们对话,通过笔墨描绘出山川物态的形神要义。

  石鲁说:“以意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以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以“意”为创作的核心灵魂,赋予了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和可读性,不仅开拓了作品的欣赏属性,更赋予了作品丰富的人文属性和时代精神!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005-峥嵘.jpg

 

 

 

 

  姚治华牢牢抓住了“意”这个中国画创作的核心灵魂。用诗情画意交织出黑白灰的浅唱低吟,在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中唤醒人们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他以景物为对象,情感为依托,技法为载体,思想为灵魂,表现出黄钟大吕气势磅礴的山水风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民族情怀和激情奋进豪情万里的时代精神!姚治华说:“笔墨当随时代,好的艺术精品一定是那些能够满足时代需要,反应社会诉求,并且遵循艺术规律、来源于生活的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喜爱,才会有艺术价值,得以广泛流传。”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006-朝阳.jpg

 

 

 

 

  他笔下的黄山,有风的气息,树的生机,云的律动,石的峻毅,水的柔情。从技法的范畴来讲,得传统之精华,弃外来之糟粕,统筹百家,随类赋彩,应物象形,功夺造化。加上匠心独运,更有锦上添花,拨云见日的美学升华!

  姚治华对早年受教于中央美院的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前辈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李可染第一次见到姚治华的山水画,高兴地一连说了三个字:“好,好,好!” 李可染先生说的:“艺术家必须有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诗人的感情和杂技团的本领。”也成为他一生创作的座右之铭。他一方面以前人为师,一方面以造化为友,在博观中约取,并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的营养,巧妙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前包后孕,启迪后人,形成了具有开拓性的艺术语言。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他用大手笔、大视野、大胸襟、大情怀、大气魄写就大山水,并且做到了形式美、内容美、技法美的高度统一。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处处都有他笔墨的金辉!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204-黄山图组画之十.jpg

 

 

 

 

  几十年来,姚治华步履行健地走出了黄山的高度,也意气风发地走出了世界的广度。他多次赴欧美各洲交流考察,艺术火种播及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瑞典、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被中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

  他用胸中丘壑拥抱自然,也用一腔热血写下新中国美术史的春天!

  自中央美院退休后,他仍一直担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在他的主持下,启功、何海霞、田世光、欧阳中石等1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1200多人的办学骨干队伍,师资多达2000余人。学员200000余人,遍布海内外,是中国有史以来学生最多的传奇人物!他主持编写的专业教材和辅导刊物也多达200余种,成就斐然!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作为文化的脐带,培养出几代艺术人才,许多优秀学员又为前人再传薪火,续写传奇。

  

E:\姚治华存档\光明-黄山\214-水墨黄山之八.jpg

 

 

 

 

  现在,姚治华的水墨系列、重彩系列、泼墨系列黄山作品成为公认的中国画黄山范本,创造了写意黄山的笔墨高峰。中国画的精气神在姚治华的画面上一体通透,面面达观。

  “黄山奇观松石云,艺林妙品诗书画 ”,姚治华黄山归来,实现了艺术上的丰收,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洋洋可观的艺术财富。除此以外他的草原系列、异域系列等多个系列的作品都成功地作为艺术素材被学者广泛追摹。

  山可以有止境,但艺无止境。姚治华用这种登山的精神,谱写着艺术的壮歌,被传为当下典型的艺术个案。大自然是一本丰富的教材,姚治华的艺术精神也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愿更多的后来者在姚老师的艺术春风下扬帆远航!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