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艺之在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这样一位女孩,她年纪虽轻,却志存高远。她身居异国他乡之时,却始终心向祖国,当”5.12“汶川特大地震降临时,她毅然决然返回祖国,不顾个人生命安全,奔赴在抗震抢险第一线;她海归硕士,却不恋都市的繁华,自愿去了一个道路不通、通讯不畅,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埋头种起了天麻,并将之做成一门产业;她是一只从米苍山里飞出的金凤凰,海外求学,前途似锦,学成后毅然回归到那个曾经生养自己,如今依旧贫穷的偏僻小乡村,走村串乡地宣传法制,手把手地教乡亲们学知识学技术,带领大家走上共同致富路…… 她年轻美丽,风华正茂;她观念新潮,信念坚定。26岁芳龄,一年来,开发荒山约1000亩,为当地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益200余万元—— 她叫石艺之,一个外柔内秀且刚的女孩——
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一年增收200万
广元妙龄海归女硕士回乡当“山大王”
杨雪 崔洁 罗文静 文/图
人物素描
石艺之,昵称“之之”,芳龄26周岁,海归派,创业一族。出生地:四川省广元市米苍山麓。 2007年至2012年在英国求学,先后在英国布内尔大学取得学士学位,阿斯顿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2012年8月回国,到川陕革命老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旺苍县开发荒山近1000亩,其中整治土地450余亩,并建立了500余亩野生天麻保护区,培育高山原生态天麻60000余棒,为当地群众带来2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收益。 2013年,被当地群众和政府联名向中央电视台推荐为“青年创业榜样”。
石艺之在采挖自己在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上种植的高品质天麻
红色土壤培育出的独特爱国情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地处秦巴山区的旺苍县山清水秀,水碧天蓝,但至今仍然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石艺之便是在这样的地方出生长大。或许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她对老百姓生活的艰辛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体会。
然而,也许因为旺苍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女子独立师诞生的革命老区,也许因为老一辈中所信仰的“军人情结”在她的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在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子身上,总能清晰地看到属于军人的凛然正气和不妥协的精神。 同年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旺苍县同为重灾区,彼时正在英国留学的石艺之获悉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当即订下机票,于几天之后回到家乡,可与亲人短暂的团聚后,她又立即赶到都江堰、北川、旺苍县等灾区做志愿者参与救灾。 面对重重危险的余震,她没有过多顾虑自身的安慰,而是默默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她只是不想让那么多人遭受灾难,失去亲人,生活那么美好,他们本应生活得更好。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孩,身上流淌着属于军人的“助人”精神,内心深处的善良在闪闪发亮。
石艺之在接受记者采访
海归妙龄女回乡当“山大王”
出国前的石艺之内向胆小,家中父母经常教育她在外“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为此,初到英国,她甚至不敢和人交流,迷路了也不敢问路,公交车几次坐过站,走了不少弯路……但随着西方开放的性格与文化的影响,石艺之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在国外的种种经历锻炼了她的社交能力,更培养出了她的自信。 在英国的留学经历使她改变更大的是,她懂得了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要放手去做。根本不需要顾及国内人所大谈特谈的面子工程,也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因素,只要有信心,然后坚持就可以了。因而她在去年留学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乡,真正做起了有意义的事情——种天麻。 天麻是中国特产的增智祛病养身之佳品,因功效显著,也作为名贵药材,始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将其列为“上品”。 初次接触天麻,是因为石艺之的爷爷。 石爷爷是一个邮电局工人,当时因为工作,经常需要爬到电线杆上处理问题,由于一往下看就会出现头晕症状,他当时就需要吃天麻来缓解头晕,那个时候天麻还比较少。
后来说要做这个项目,石艺之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性,资料上说到2038年,中国有40%的人口年龄会达到60岁以上,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大大的社会问题。石艺之从中看到了天麻的市场价值。 张成明是石艺之父亲的多年老朋友,当时的他在一家公司主要从事山林资源搜查工作,一次偶然的机遇,他来到了旺苍县翠溪镇的这片林地,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林子里到处是被挖过的痕迹,经询问才知道,是这里的老百姓挖野生天麻留下的挖掘痕迹。张成明立马反映过来,这片林子非常适合野生天麻的生长,那么换作人工种植效果应该也相当不错。 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张成明的这种想法引起了石艺之的强烈共鸣。于是,二人开始筹划将种天麻做成产业,并叫上吕田园、吴朋等对此感兴趣的好友,一起合资开了旺苍良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本着“辛勤自己,幸福社会”的宗旨,通过科学繁育、精心种植,将100%的高山原生态农产品供应市场,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现已开发荒山近1000亩,其中整治土地450余亩,建成500余亩的“野生天麻保护区”,种植高山原生态天麻6万余棒,规模居川北之首。石艺之繁育高山原生态天麻,实际投入资金200余万,预计年内可收获15万斤(鲜品)左右。
石艺之在自己亲自打造的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野生天麻保护区
以事实回应质疑 用真情服务民生
石艺之与她的朋友们于2011年底达成协议,2012年初开始正式运转公司,种植天麻。短短一年的经营,石艺之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刚开始种天麻时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困难重重,寸步难行。 为了种出原生态的天麻,石艺之选择在海拔一千到一千七百米的地方种植,面对一座从未开发过与原始森林相差无几的林地,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交通、水电和住宿问题。而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外,还有一个更让她头疼的,那便是政府与民众对他们缺乏信任的问题。 旺苍县英萃镇地处山区,面积小,平时本就很少有人在这里大作为,而动这么大的工程,更是从未有过。 石艺之带着天麻种子与种植器材,与所聘请的农民一起打算上林地实施种植,却被当地政府官员拦截下来。 “当时的一些政府部门问我们具体是做什的,是不是干实事的,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林地的使用权拿到手上。我们在拿这个林地权之后,政府部门还是怀疑我们是不是骗子,说我们不像是要在这里干实事的人,他们总有存在这样那样的疑虑。后来为了让他们彻底相信我们,我们只好跟老百姓谈好,我们先把老百姓的钱付了,我们再开始自己挖路,然后拉电线,打板房,最后将种天麻需要的材料拉上去。这一切都做到位之后,领导一看,哦,这真是干实事的,他们就非常支持了。”现任旺苍良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团队总经理的张成明辛酸地回忆道。
手捧自己亲手种植的高品质天麻,石艺之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喜悦
共同致富 法治作保障
其实当地农民也有种植天麻,但都是靠传统种植方法来种植,且都是农民独户小范围地种植。石艺之则将种植天麻产业化,并将科学的种植方式教给农民,教给他们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发棒,怎样让菌种繁殖得更好,以及温度的设置,合理遮阳等。 而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公司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为种植天麻作相关筹备。天麻的种植第一年要先开发一些合格的木棒,洒上菌种,埋在土里让菌种生长,再经为期一年的生长周期,他们去年开始撒种,今年就有收成。 当地的食用菌研究所为天麻的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他们自己从云南引进了较好的天麻种。由于之前的野生天麻都是长在土里,只有长出苗才能被发现,而这个时候的天麻的营养价值就不如种植的天麻。石艺之采用的种子是乌天麻,还有乌天麻和红天麻的杂交品种。实际上营养价值比挖到的野生天麻更高。
天麻的种植,不仅给石艺之带来丰厚的收益,也带动了当地的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他们通过在石艺之公司务工,他们的收入增加近百万元。 同时,他们也开始有了法制观念。
之前,村民们大多挖野生天麻卖钱,由于野生天麻少,村民们毫无规则可守,先到先得,先挖先得,从不管地属于谁的,因而经常产生矛盾。一旦矛盾产生,当地人总是依靠武力解决。自从石艺之将种植天麻发展成产业之后,普及了一些相关知识,村民们在沟通中开始听得进道理,法律意识明显有所提高。
石艺之在接受记者采访
无悔青春传递时代正能量
在谈到公司未来有什么计划时,石艺之拿出一份相当完备的计划方案: 公司计划三步走,第一步,2013—2015年建成千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第二步,2016—2018年建成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第三步,2019—2020年建成天麻精深加工厂,实现综合产值1亿元以上。 成功从来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中这份计划方案上不难看出这位年轻女孩的深谋远虑。
“她是知识分子,在市场的拓展方面、对产业远景的规划上远比我们更有独到的眼光和方式;年轻人的思想与我们也大不相同,她在工作上永远保持着一份热情与活力。她就像是一只永远正确的风向标,我们只要领会到她的意思,跟着她的方向走,我们就是在迈向成功。”石艺之的好搭档张成明这样评价石艺之。 “我不算是真正成功,这只是走出这一步。我爸以前说的,坚持,要有信念要有信心,你要是觉得这个项目很好,就大胆去尝试。” 从石艺之身上,能明显地看出八零后的活力与实力,也能看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强大的自信心、足够的勇气、对市场的洞悉力、对国家政策的熟悉程度、对一门项目的商业潜质的挖掘……这些都是构成石艺之成功的要素。
同时,石艺之用自己的真情和实际行动为时代传递着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