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热点新闻网 讯: 炙热的心凝视着沉默的火焰 光亮与炙热摇晃着清晨的明天 倔强的个性和稳固的性格埋没淋漓的草原 结局于是沉淀 灵巧的切割棱角挥动的指尖 渴望与答案闪动着飘渺的云间 跳动的脉搏与挥洒的汗液交合灵动的曲线 结局于是自然 不是每个灵感源于安静的水平线 或发现 或欣然 或要改变 不是每个精粹来自长久的积攒 或冒险 或沉淀 或是渊源 短暂的喝彩沉积了够多的辛酸 漫长的积累耗尽了青春的燃点 曾经滚烫的誓言坚持的依然 明天灿烂的辉煌镀金天艺阁园 ——《根的灵感》 【人物简介】 孙国峰,根艺艺术大师,1973年生于洛龙区古城乡庞屯村,现居洛龙区。他自小喜欢根艺,在根艺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造诣,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根文化,经过和国内众多根艺大师的学习交流,作品颇具皱、露、瘦的灵动之感,他勤奋执着的精神,使他和树根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国峰的作品,生动有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人合一,给人们带来美的艺术享受,现有根艺作品上千件,曾多次参加省内外根艺大赛,荣获全国根艺大赛金牌6枚、银牌10枚,曾被《洛阳晚报》、《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被誉为民间根艺艺术家、根艺艺术美术大师,为中国根艺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根艺文化】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正文】 在千年帝都的洛阳,民间艺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艺术文化很多都与河洛文化紧紧结合。 孙国峰老师的天艺阁里陈列着一件件洛阳本土文化的根雕。 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得栩栩如生,或活泼,或沉稳,或灵动,或峻美。 “我的所有灵感都来自于我自己的生活,我的家乡洛阳。我觉得艺术就是源自于生活,源自于我们生长的土地。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河洛的神韵。”孙国峰老师在讲解的途中总是会流露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的确,洛阳作为千年帝都本来就有着丰富的根材资源,天时、地利、人和奠定了根艺艺术在华夏大地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难看出孙老师的作品确实很接地气。 “根的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我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树根、竹根创造艺术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用木锄松土,古帝少昊时期雕刻木像,商周时期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现的同时就开始了。”孙老师讲解着根雕的发展,他从小就对根艺有着深深的感情,16岁接触根雕,凭着自己的悟性与老师的教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大家看着这一件件美妙的作品中,其实每件作品背后都流着孙老师的汗水,甚至包括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对作品的精益求精,老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在前不久,在创作一件大作的时候,本来是大体上完成了,可是总觉得不够完美,于是在修改中,被锋利的工具划伤大腿,当时由于灵感四起,就简单包扎一下,忍着伤痛完成,最后到医院听医生说很是严重,缝了10多针,不过作品还是比较满意的。”孙老师虽然很欣然的说着,但是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在河洛大地上的每个流传下来的文化与珍品都蕴含着古今艺术家们的艰辛与执着。他们对艺术完美的追求,让人感叹中华河洛文化确实让人着迷。 “虽然很多人都说我是艺术家,其实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只是河洛大地的搬运工。”老师的谦虚不禁让大家感叹,根艺不在于自己的艺,而在于发现的艺术美。要正确欣赏一件艺术品,欣赏者也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感悟力,有一定的美学知识,根的妙在于似于不似之间,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才能从形里找出他的神韵,找出他的奇、特、怪、妙之处,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领略创作者创作的意图,甚至可以突破作者的思路,找出更深刻的内涵。同时根艺与其他类艺术相比,又有一些自己的特性,其中最特出的一点是自然性。其他类艺术大都是艺术家们主观创作而成的,而根雕的艺术则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才施艺“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制作而成,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导出了他的唯一性,大多数艺术品经过高手仿制达到乱真的地步,而根艺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中的体现,是人难以仿制的,可以说每一件根艺品在世上都是唯一的,所以它的收藏价值在此可见一斑。 生活的力量本来很是艺术,每个艺术家也不是天天都能忽来灵感,所以很多时间老师都是安静的生活在自己的宁静世界。照顾花草,对吟鸟儿,凝视游鱼,摆弄盆景,释然充满生活,意境源于其中。 【后序】 心沉缘 妙沉缘 安然过其天 乐沉缘 恩沉缘 独坐“天艺阁”园 【文:李志国 张龙飞】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