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网-传媒经济 讯:
2001年入伍以来,他先后担任过特勤中队特战队员、文书和文艺小组小组长,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从未放弃过新闻采访和写作。为提高新闻采访技能和写作能力,他自费购买了大量新闻写作理论书籍,记下了二十余本读书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采写的第57篇稿件《“两汉文化”有神韵》终于在《人民武警报》上变成了铅字。随着他的作品屡屡刊登在报刊杂志上,2003年初,他被调入支队政治处报道组成了一名专职报道员。他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尽情用手中的相机和笔去聆听官兵的心声,去感受警营的神圣,记录下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描绘出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中,他如痴如醉地耕耘着。当年6月,一中队特勤班配合徐州市公安系统开展“猎狼行动”专项打击整治活动,蔡广银随参战官兵一同,进行现场采写。白天他与参战官兵一同斗酷暑;夜晚,当别人都进入梦乡时,他坚持写稿、发稿。一个月时间,他采写和拍摄的《军警联合显神威,15分钟擒劫匪》、《面对杀人匕首》等16篇反映参战官兵英勇无畏的稿件分别在《法制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公安报》、《扬子晚报》、《徐州日报》、《彭城晚报》等多家媒体刊用。而此时的蔡广银足足瘦掉了20斤。
“好新闻在现场,在苦累脏险的前沿”,他一直把新闻前辈的这句名言铭记在心,把它实践在新闻报道工作中。2005年4月5日,连云港市云台山突发森林大火,蔡广银随同支队增援的官兵赶赴现场。为了拍到第一线的新闻,蔡广银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了出来。在上山的路途中,由于雨过路滑,碎石繁多。当爬到一个陡坡时,蔡广银一脚踩在碎石上失去了平衡,就在那一瞬间,为了使胸前的相机不受到损坏,他硬是后背着地,腰重重地搁到了石头上,大腿上也划破了一个血口子。他拖着流血的腿,一瘸一拐地拍摄官兵奋勇扑火的感人场面。第二天,他采写的《前夜连云港云台山突起山火 徐州武警星夜施援》在4月7日的《都市晨报》、《彭城晚报》均以二分之一的版面在头版图文并茂地予以刊载,随后《江苏法制报》、《新华日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就在这次采写中,他却伤了腰,腿上还留下了一个深深的伤疤,他却笑着把那块疤称为“荣誉疤”。
2006年6月的一个的中午,蔡广银因感冒发高烧,正在支队卫生队挂水。当他得知因近日将出现阴雨天气,支队正紧急组织200多名官兵组成“武警抢收突击队”,下乡帮助在外打工人员家庭、困难户等抢收小麦的消息后,二话没说就拔掉针头,赶往官兵抢收的现场。一幅幅官兵奋力抢收小麦,被帮群众乐开怀的美好瞬间被定格在画面中。第二天,他采写的《徐州武警三夏助农》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在头版刊用,后经新华社发通稿,被全国60多家媒体网站转载,在警营内外反响强烈。一时间,徐州武警为驻地在外打工人员家庭、困难户等抢收小麦的先进事迹,随风吹进彭城大地的千家万户。2009年国庆前夕,为捕捉到备勤的特勤中队官兵不畏酷暑,一心只谋为打赢的军事训练图片,他顶着酷暑奋战两天,拍摄的组图《酷暑励精兵》在《新华网·人民武警》、《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众多媒体刊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年多来,蔡广银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勤奋耕耘、不懈拼搏,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他现在已是新华社、中新网、东方网签约摄影师,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作品2500多篇(幅),2008年被武警部队评为“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2011年被武警部队评为“士官优秀人才三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高级摄影师,2006年正式成为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公安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摄影作品《军营闹春》、《南方兵,北方雪》在第二、三届全军罗浮山杯摄影大赛中均获二等奖,2010年他的作品《武警官兵心中的“笑容之最”》,在新华网军事频道举办的“警营拍客”征文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60多幅作品在武警部队、省、市摄影大赛中获奖。
为敬老院老人拍生活照。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蔡广银在和战友交流摄像中的心得。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将学习作为进步动力。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