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记者王文海、邵建永报道: 赵京林老师近照 中国传媒联盟 据 感动中国 讯: 作为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同是一支毛笔,在不同的行家手里展现出的却是变化无穷的百花争鸣盛景,这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然而,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所以,变化万千并非毫无章法,古人云“万变不离其宗”正道出其中精妙。博采众长,敛气于笔,寓神于形,将书法的神采赋于千姿百态的风骨之上,方得书法真谛。 博采众长出新秀 赵京林,这位曾投笔从军、后又复归纸笔之间的书法人士,虽未完全承袭某一派别,但是他能糅百家之长合于自己笔端,潜心揣摩《九成宫醴泉铭》《兰亭序》《集贤宝》《草书七律诗轴》等名家作品,并广泛借鉴、研习诸多当代书法名家名作,挥洒方寸之间,自得笔墨情趣,不失自成一体,而又兼具名家风骨。 “‘名家风骨’四个字,实在愧不敢当,或许天性使然,不管是幼时读书,还是参军入伍,抑或现在从事媒体行业,始终放不下这点小嗜好。”采访中,赵京林只言片语,囊括了自己人生几次转折点,也坦陈了自己对书法艺术上下求索的执著。 在陌生人看来,他静如处子,少言寡语,与其媒体人的身份无法契合。但是,若是谈及关于新闻和书法艺术方面的话题,赵京林则妙语连珠,看似闲谈之中便可抽出话题筋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善于聆听,长于学习,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分享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名师慧眼识佳作 赵京林有一幅选自《离骚》警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品。这幅作品并非他的得意之作,赵京林称之为练笔习作。正是这样一幅在他眼中视如敝屣的习作,被当地一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无意中看到,对这幅作品在力量感及空间结构等方面大加赞赏。 当时,赵京林正接受记者采访,书房中自创作品、名家交流作品以及书画友人互赠作品琳琅满目,不一而足。正共同欣赏书画间,这位书法家款门而至,于是,一个采访现场立即被代之以小型书法艺术沙龙。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先生瞥见书案一角堆放的一叠作品,翻检之后抽出一张,欣然颔首:“这可是一幅名不副实的习作。” 老先生这样风趣的评价立即引起在座的兴趣,静待他接下来的评点:“点画势尽,力收之。你这点就处理得很到位,点画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这种力度就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但是中间行笔就稍有欠缺,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方能力含其中……” 老先生如此细致入微的逐字点评引起在场诸位连连赞赏。毕竟是书法大家,眼光独到犀利,点评一针见血。而赵京林本人承认,他正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不满意自己作品的中间行笔,才将其列为习作。也因这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不懈求索精神,赵京林的作品颇得诸多书法家赏识。 “如今这个社会,本来就相对浮躁,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有几个一边俯下身段甘愿平淡而又坐稳了书斋的学人,少了。”老先生的感慨,似乎也在为赵京林提出一个警醒,更是一份期待。 书生意气两相宜 简陋的泥坯土墙屋,亮光如豆的油灯,几块木板拼凑的桌案——这是赵京林书法启蒙的场地。而赵京林当时所用的纸张,则是收集的各种废旧报纸。提及此事,赵京林幽默地解读:“你看,我书法的起点,是报纸加毛笔,一路走来,还是报纸加毛笔,只不过改变一下方式,以前是双璧合一,现在是一分为二。”赵京林所言的“改变一下方式”,则是暗指其现在的媒体人身份。 忆及往事,赵京林对当时的辛酸苦楚谈笑风生,并不觉得是一段艰苦岁月,反而当成一种乐趣。自己的刻苦练习加之一些书法前辈的悉心指点,幼时的赵京林很快轻车熟路,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得扣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 机会源自县里举办的书法大赛,学校给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他报了名,最终荣获二等奖,以后的多次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大小奖项尽揽手中。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亦未荒废自己的一技之长。“舍不下,真的是舍不下,不管是劳逸结合还是忙里偷闲,总会给自己找出一些时间,坚持这个嗜好。”赵京林回忆起来,语气轻描淡写,情感却饱含真挚。 部队转业后,投身媒体的他一边身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一边倾慕“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的境界,在出色完成工作之余,广交书法界友朋,拜谒书法界名家,在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 据了解,赵京林的部分书法作品已被书法界朋友带出国外作为馈赠收藏。此外,还经常接到国内外书法交流活动的邀请。在赵京林看来,交流活动只是一个切磋的平台,而作品得到赏识只是朋友们的鼓励。“一直很感谢朋友们对我的厚爱支持,不过,写字只是我的兴趣爱好,至于荣登书法艺术的殿堂,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所以,我会一直写下去,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