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时代纪实浙江讯 俞清秀,1987年开始从事劳保手套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现任浙江东亚手套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手套专家委员会召集人。2010年荣获中国纺织服装商业20年杰出人物、2014年荣获中国劳动保护用品行业年度风云人物自主创新奖,并被台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台州市劳动模范。他是中国手套行业的传奇人物。 中等身材,体型微微发福,55岁的黄岩人俞清秀面对摄影机时,跟“精明”、“善变”这些专属于浙江商人的标签丝毫沾不上边。他是中国手套王国——浙江东亚手套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但毫无企业大佬的架子:拍摄人员随意“摆布”着他,觉得他的衣服不合适,他就赶紧去换件衣服;觉得他的坐姿不好看,他便根据手势不断地调整体态。 俞清秀就坐在一个深棕色的办公桌上接受采访。一个堆满了手套的办公桌,一个塞满了商业书籍的书柜,组成了他的办公室。作为东家,他一直觉得是自己迟到打乱了记者的采访计划,从进门开始,说了不少于三次“不好意思”。 靠人品铺就创业之路 时光回溯到1987年,经过市场调研,俞清秀决定创办一家劳保手套厂。办企业做生意资金是前提,资金是生产的保障。可入股建厂房,流动资金都是问题。于是他几经周折找到了时任椒江市葭沚区长钟富寿等区乡领导,这位老领导因为对他人品的信任,就慷慨帮他筹划建厂,最终落脚在椒江金三角附近的数间旧房子里。不久,椒江市劳保手套厂成立。 据俞清秀回忆:“当时工厂有5位股东,总投资20000元,注册资本5000元,厂房面积约300平方米,工人10多人。”随着简陋机械的一声轰鸣,俞清秀从此迈开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办厂头一年,俞清秀就遭遇了“滑铁卢”:10万元的年产值,亏损达8万,手套厂前景堪忧。眼看就要倒闭了,股东们纷纷摔包袱退出,剩下俞清秀一人,举步维艰。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因为资金不足带来的生产停滞,俞清秀找到了时任海门农村信用社主任李建生,详细的介绍了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因为诚实和执着,俞清秀的手套厂引起了李建生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信用社是从不给这样的小厂“大额”贷款的,但信用社的李主任却因为对他人品的了解和信任,破天荒的贷给了他8万元,这对俞清秀的手套厂,无疑是场及时雨。 解决建厂及流动资金靠的是他的为人,靠的是人品。谈到这里时,俞清秀有点激动的对记者说。“一辈子也忘不了帮助过自己的人,忘不了支持过自己的领导、朋友。企业发展后,有许多银行上门与我洽谈业务,有的要给我利率优惠,有的要我的主账户,但都被我谢绝了。我们企业从小到大都是农信社扶持起来的,这点我不会忘记。我的主账户就开在农信社(合作银行),利率高点也心甘情愿。”。 有了流动资金,凭借他坚定的信念,靠着他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加之过硬的产品质量,手套厂的生产有了起色。 上世纪90年代初,俞清秀以“结实耐用,物美价廉”为基调,注册了“东亚”商标,并先后研制出PVC耐油手套、NBR耐油手套、PVC防滑手套、PVC耐寒手套、PVC耐酸碱手套、PVC耐腐蚀手套、丁腈工业防护手套、PVC家用手套等多种产品。由于产品定位准确,品质出众,产品在面市后,很快获得了消费者认可。 俞清秀为人低调务实,不事张扬,他一心一意做实业,他是真正的“手套王”。他在中国手套业的地位是靠他一双手套一双手套做出来的,他下车间、跑市场,比所有人都付出的多。早些年,俞清秀曾被推选为政协委员,这是许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事,但俞清秀却主动请辞,这在全国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当个举手、拍手的政协委员容易,但当个称职的政协委员真的很不容易,当选政协委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当时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真的太忙了!我觉得一心一意把手套做好,让广大劳动者都能用上安全、健康的手套比当个‘徒有虚名’的政协委员更踏实”。 “从1998年开始,企业实现了生产经营的一次飞跃,以市场为龙头,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建立营销网络,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创造了每年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回顾企业发展历史时,俞清秀告诉记者。据了解,从1998年至今,俞清秀带领东亚手套从年销售收入几百万元上升到3.8亿元,产值突破4亿元,一跃成为全国手套龙头企业。05年成立浙江东亚手套有限公司至今连续十年PVC浸塑手套销售量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公司目前下属台州市博尔格手套有限公司等三个子公司、两个生产基地,创造了我国劳保企业持续增长的典范,他创造的“东亚手套”品牌也成了中国手套的一块金字招牌。 以品质赢得行业信服 俞清秀有一身硬骨头,在国货纺织商品、劳保用品“风雨飘摇”的今天,他拼搏进取,步履坚定。俞清秀用品质说话,吸引了大批忠实消费者,并被认定为“全国劳保行业推荐品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成为手套行业民族 品牌 中一枝绚丽奇葩。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手套二厂代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手套生产工艺水平。为了学习该厂的先进经验,俞清秀想方设法赴上海取经。回想起这条“取经之路”,他至今记忆犹新:“1992年,我第一次到上海,好不容易在上海云南中路41号找到了该厂,但门卫不让进。后来跑了数次,但还是‘门也没有’。靠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及诚意,最终感动了对方,通过数次洽谈,合作获得了成功,也极大地提升了俞清秀工厂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多年来,我们坚持产品工艺不断升级。我们掌握了PVC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最佳的科学配比,自主研发加工工艺及生产设备,这在当时是全国首创。产品投入市场以后一直长盛不衰,从当时的年产几十万双,到现在,年产量能达到7000万双。”俞清秀说:“靠着多年的的技术积累,东亚手套自主研发的封闭式现代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的管道化、洁净化及生产线的自动化。其中,自动化生产线全部实现自主研发与制造,至今已历5代,自动完成产品投料、加工到成型所有工序,提高了制造工艺的标准,避免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国内属领先技术,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目前,东亚手套已取得了ISO9001和ISO14001国际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 品质往往由细节决定。据了解,东亚手套为保证手套原料的品质,实行原料来源基地化战略。经严格筛选,选择供货基地,采用优质材料,批批检测;同时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记者在东亚手套品质部看到:从原材料采购、储存、领用、投料、加工到成品出货,全程受控。投料方式采用自动化计量投料装置,管道封闭式输送,防止投料过程中污染。 俞清秀告诉记者:“东亚手套目前正从工业防护手套向兼容家用手套转变,在保持工业防护手套应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将传统工业防护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800系列PVC家用手套就是我们2014年推出的一款新产品。” 采访的过程中,俞清秀最愿意聊的就是“800”系列,这是他们企业今年的重头戏,新研制的800PVC家用手套在技术上拥有多项创新亮点。9月14日,在第89届中国劳保用品交易会上,俞清秀带着东亚手套“800”系列首次亮相。据悉,展会期间关于产品问询不断,许多客户表达了希望进一步交流合作的愿望。 俞清秀说:“企业要发展,技术进步是背后最有力的支撑”。据介绍,东亚手套在科技部门的批准下建成了高标准的手套研发中心,聘请了多名博士及研究生学历的技术骨干担任研发工程师,共同筹划公司的科技创新及科研开发。截至目前,研发中心已拥有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并从2002年起先后参加GB/T18843-2002浸塑手套标准等5个国家标准的制定,成为全国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手套专家委员会召集单位,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推选为副会长单位。 把民族品牌推上国际舞台 进入2000年以后,劳保市场进一步繁荣起来,俞清秀的手套产品从单一的工业防护手套发展到其他防护手套、功能手套、家用手套,形成内销和出口两大系列,近百个品种,畅销全国,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东亚”品牌被认定为“全国劳保行业推荐品牌”;2010年,“东亚”品牌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越南等10个国家获得商标注册。在市场的锤炼下,东亚手套这块牌子显得更加熠熠生辉,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 “2012年,全球最大的手套生产企业——美国安思尔公司派人与我洽谈合作事宜,甚至他们的CEO亲自登门。对此,我没有同意”。俞清秀说:“美国公司的意思是希望把我的企业兼并过去。虽然他们开出的条件比较诱人,甚至许诺可以去美国上班。但我认为,‘东亚’有了今天的成就,在世界手套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说中国的客户把我抚养长大也不过分。对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应谦虚学习,但涉及到品牌和民族性方面,我们决不让步。” 事实上,在海外布局建设方面,俞清秀并非近几年才开始酝酿。特别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横扫世界之后,他们恰如其时的进入了国际市场。迄今为止,东亚手套在全球拥有经销部两千多个,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销售收入持续10年保持高增长,创造了小商品走向大市场的辉煌。 俞清秀经常参加国际展会、考察各地手套制造企业,他认为中国手套品牌与国际大牌在产品上差距并不大,最重要的差距在于文化、思想观念上,在于对产品的理解、领悟还不够。“以美观、舒适、耐用的设计风格为导向,以科技、环保、清洁为设计理念,不断为客户提供超出期望的使用价值,我们才有可能战胜他们”。 谈到建立营销网络的重要性,俞清秀说:“前些年我就有个发现:销售商在一个产品好卖的时候就多卖,产品不好卖的时候就少卖或不卖,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但这给企业带来一个问题:你的产品必须得经得起市场检验,且与经销商融为一体。多少企业的兴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当一些企业还在拼命打广告的时候,我已经悄悄着手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为什么东亚手套在困难的时候能挺得住?我心里有底:我们在全球的2000多个经销部就是我的底。相比其他企业,我们不怕市场突变。我们的网络触角要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效果,每一个经销部就是我们的一个市场信息中心。” 据介绍,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东亚”品牌凭借自身在技术和渠道上的积累,正在加快向全球纺织商品、劳保用品市场“领舞者”的角色转变。 用企业文化决胜未来 纵观当今的企业,人才的流动,如走马灯似的。这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人才跳槽的症结出自企业。浙江东亚手套有限公司成立的10年来,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所有和俞清秀一同创业的管理者没有一个人跳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种团结精神,这种凝聚力,成为了一种令外人艳羡的企业文化! “东亚手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一个街边小厂发展到如今的全国龙头企业,核心人员保持高保有率,行业精英不断向我们靠拢,这与‘家’文化是分不开的。”谈到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俞清秀如是说。他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何谓“家”文化?俞清秀对此的解释是:企业视员工为手足、家人,员工爱厂如家,打造“家”的感觉,“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家”代表着忠诚、信任、牺牲、奉献、温馨、快乐与和谐。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通过对企业形象的设计和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培养,建立起以“家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于东亚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共同价值观,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俞清秀谈到,“我们通过多种载体,定期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和发展愿景,开展‘家’文化大家谈活动。企业的发展目标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员工就会自觉地把力量、智慧汇集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家’文化在企业中不但充当了润滑剂,而且也是催化剂。” 从员工口中得知,东亚手套为员工家属安排工作,为员工提供食宿,为员工提供班车接送,为员工建造休息室、图书室、后花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晋升机会,为员工举办表彰大会庆功,为员工提供困难救助,还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这样的企业当然值得员工效忠。“我们要爱护员工,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俞清秀说。 “企业发展了,我们要认真兑现自己的承诺,让员工享受发展的成果,让所有的员工都有良好的福利待遇。”俞清秀说。现在企业员工的人均年收入已经由过去的几千元翻了几倍还多。不仅如此,公司对困难员工还专门建立了困难专项救助基金,开展“送温暖工程”、“助学帮困工程”,把关怀和“家”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个“东亚”人的心坎儿上。 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有关组织发展的“Z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发展的核心是信任和微妙性,关键是创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组织环境或组织气氛,使得生产率高的团体得以产生和发展。如果把“Z理论”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无疑与俞清秀倾心打造的“家”文化相契合。 “‘家’文化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在不断积累财富的同时,让员工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明了企业生存于社会就应当回报社会的理念。”俞清秀说。
?据悉,俞清秀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先后给内部员工、慈善协会、四川地震灾区等捐款捐物一百多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期间,他带领公司多次向灾区捐款捐物,获台州市抗震救灾慈善贡献奖。2011年起,他每年拿出数万元帮助困难职工。今年,他特别赞助了“援越35周年纪念活动”并独家赞助支持台州市第三届万人健身跑活动。他还专门建立了慈善冠名定向基金,自2007年起每年向台州慈善总会捐款5万元…。(通讯员:罗学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