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苏州同元的选题时,被告知这是一家参与了我国航空航天重点型号工程的科技企业,我得到的信息只显示他们在做虚拟仿真系统,据说可以代替物理实验。出于职业本能,我怀着质疑检索了这家民企公布的一切信息。然后就在风中凌乱了。
中国人已经可以做出这么棒的东西了吗?没听说啊,假的吧。我大中华已经提前进入“智造”大国了?带着这份复杂我与周凡利第一次通了电话,话筒里的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语速不快,逻辑明晰,我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电话中说了很多,我没法全部的回忆,只记得他的那句“17年,大家一直想做一个事情,想做对中国工业有用的事情”。
周凡利与同伴激烈的讨论 面对我的怀疑,他很坦然,或者说很习惯。挂断电话,我第一次面对一个选题时有了迷茫。但我知道,这个男人如果真的做到了他描述的那些,那同元会成为我眼中的“时代英雄”。我希望他们是英雄。
同元的每个人就像“阿里纪录片”里的马云,希望着,获得相信。这是一条“自证预言”的路,他说,他有一群伙伴在进退并肩。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MWorks 应用案例:飞行模拟器 第一次,我采访时出了镜,把自己收拾的挺帅,带着一点虔敬。 周凡利告诉我,中国工业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核心问题是“缺芯少魂”,中兴事件足以让我们敲醒警钟。他说,我们现有的高端装备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行维护中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撑,但这些国家高端工业装备的魂魄却有绝大部分被国外垄断着。基于国外软件所有做的工业设计只能是沙滩筑城堡,一旦国外的系统变了,换了,就会被卡住脖子。但是,如果我们有自主研发的系统,那就意味着有了选择,有了替代。这并不是盲目的排外,只是中国人的命脉就要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里。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慢慢明了,不是同元人非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信任,而是他们做的远远不是技术革新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思想、观念的变革。
同元的科技展示墙 2005-2006年,在陈立平教授新家封闭开发一年; 2006年维也纳国际Modelica会议,MWorks首秀, 登飞机前一刻才完成原型开发; 上午会议中,与瑞典团队交流,被视为合作伙伴; 下午报告后,外方认为我方是竞争对手,不再谈合作。
这,只是周凡利跟我说的一个内部的“笑话”,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了国格。
接受“关于梦想”采访的一位演员 我随机的采访一些人,老人、孩子和女人,我询问他们的梦想。 律师、科学家、教师、兽医。听完他们的回答,我竟然想起了自己的梦想。对,我曾拥有它。热爱着。现在我早已不再谈梦想,它是我的念想。那一瞬,我被时间击中,是不是一句坚持就能为梦想注脚,我猜同元人的心里肯定藏了一份信念。 17年前,校园里那几个年轻人他们想为中国的工业做一点事情。 17年后,他们的血还热着。
所以,在片尾我留下了几个字,“别放弃,你可能在做一件伟大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