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在线(记者 李才武)报道:2009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下,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通过“威宁试点”和多年以来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在为联合国有关机构为不具备人类起码生存条件的中国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开创了以科学发展引路的喀斯特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开发的成功模式,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威宁试点”这个“中国神话”,东方传奇,为喀斯特世界生存发展树立了标杆和范本。从今天起,西南在线新闻网派出骨干记者走进威宁高原,将推出“走进威宁试点”大型系列报道,重点关注这一贵州经济发展区域。
威宁是贵州省西大门,总面积629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辖35个乡镇、610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汉、彝、回、苗等19个民族,2011年末总人口140.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9.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9万人,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众多的县。
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人口增长迅速、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富集的资源难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威宁山区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到过威宁的人无不为当地老百姓的贫苦所震撼。
1988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建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序幕拉开以来,在中国试验区毕节,以威宁自治县创立发展的以种草养畜治理石漠化为内涵的高原岩溶山区草地畜牧业为代表,不断寻求智慧与财富的威宁人开启了岩溶山区历史性转折发展的新视窗。“小试验、大方向”,中国试验区威宁自治县以产业化开扶扶贫为先导的综合喀斯特开发利用的成功模式,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西部被联合国有关机构称之为不适宜人类起码生存条件的毕节岩溶山区科学战胜深度贫困的经典之作,其成功经验无疑已成为喀斯特世界的经典模板。
2009年末,威宁县人均GDP为4677元,处于贵州省第81位,在原扶贫标准以下的人口有24.3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22%,高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
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有关部委参加,组成了威宁试点工作协调小组,2009年9月,威宁被列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贵州省、毕节市也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指导协调威宁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带领威宁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同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实践“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率先闯出一条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的成功路子,以为全省乃至全国喀斯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有益经验。 与2009年相比,威宁2011年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从全省第54位上升到第13位,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大幅增长进位态势。 草地生态畜牧业凉水沟种羊场等模式、雪山种草养畜模式、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经果林等产业模板已形成。
马铃薯良种生产体系,基地规模达35万亩。创建一批玉米高产示范基地,规模达20万亩,最高单产突破780公斤。建设了迤那芙蓉王、黑石黄鹤楼、秀水贵烟等新烟区基地,打造了10余万亩高标准高原烟田。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打造了卯关出口蔬菜基地。总投资8500多万元的泰丰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投资8000万元建成乐义百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3万亩。!
“威宁试点”成功打造,威宁取得了“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乌蒙高原迅速崛起。2010年来,连续两年获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获得国家级表彰17项、省级表彰82项、市级表彰212项;迎来了全国和省市50个现场会相继在威宁召开。威宁成为“同心思想”的实践典范和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先进典型。
威宁开发特色农业产业,着力产业延伸。从产业链建设的整体出发,实施了1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100万亩马铃薯种薯和鲜薯基地、100万亩蔬菜和中药材基地、10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100万亩的经果林基地“五个百万”工程。在农业产业开发中,既注重初级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更注重农业招商引资;
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农产品“光着身子、没有名字、没有房子、没有厂子”问题,促进农业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年产值21.5亿元的鹤乡果核桃产业公司、玖圣马铃薯加工公司、爱心培食品公司、郅臻食品公司等9家企业即将投产,贵州芦丁食品公司等6家企业已入驻园区。威宁加快工业化进程,实行以工带农。把“水光风、煤化工、锌铜铁、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工业化过程中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随着威宁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推进,华能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央企和华锐集团、恒大集团等全国知名民营企业纷纷入驻园区。以工带农的作用不断显现。通过实行企业办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破解了农业资金瓶颈和技术瓶颈,改变了传统的、分散的经营模式,培育出一批新型农业工人,实现了农民就地就业、工业反哺农业。威宁推进旅游和服务业,拓宽增收渠道。围绕草海旅游核心资源、“百鸟之都、阳光威宁”发展定位,打造“环草海生态旅游圈”,建成湿地生态旅游观光景区。推进草海国际养生基地、银龙幸福小镇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出系列化生态旅游和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以乌撒古城为主的民族风情旅游区。抓好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游客想进来、有看点、住得下、吃得好。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交通、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良性发展。仅到2011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205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70.8%,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22.2亿元,增长64.2%,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后劲。
本网《走进威宁试点》热线电话: 18610032906 18786591516 QQ:1350600168HCK西南在线新闻网-西南地区最全面的综合新闻门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