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大J小D成长型家庭教育模型:幼儿园期该这样带娃

时间:2018-09-25 14:07 来源:凤凰网商业作者:凤凰网商业
..

开学的忙乱告一段落,幼儿园出现的诸多状况又接踵而至:孩子不想上学、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老师冲突、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什么而整天焦虑?

幼儿园是一生求学生涯的开始,但是否足够美好,关键在父母。处理得当,不仅能给孩子带来一生难忘的回忆和难得的成长机会,还可能会多几个专业帮手—老师。百万粉丝级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在家早教三部曲”育儿畅销书作家大J在近期举办的《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新书分享会上,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9个字:成长型家庭教育模型。

这几个字乍看让人一头雾水,细究却包罗万象,因为它没有将目光放在了养育的思维方式上,而非应对问题的一招一式。

图片1.png

(大J新书分享会现场)

想知道孩子怎么了,先从理解开始

很多孩子都有不愿意上学的情绪,大部分妈妈的应对方法无外乎三种:鼓励, “你可以的,你是大孩子了”;讲道理,“学校可以交到好朋友,可以学到新知识”;还有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的,“看到她难过,我也好难过”。

无论哪种方式,潜台词似乎都是不想上学是不对的。大J女儿的幼儿园园长却认为,孩子不愿上学跟成年人不想上班是一样的,要求这些才3、4岁的孩子一开始就热爱上学未免过于苛刻。

由此,大J领悟到,对待孩子的“厌学”现象,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矫正自己心态,全然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

当孩子说自己不想去幼儿园,不要急于下判断,而是俯下身多问一句为什么。因为,孩子简单的一句“我不想去幼儿园”,背后传递也许就是他们目前遇到的困境:可能是社交能力不足,其他孩子不和她玩;也可能是她玩耍能力不如其他孩子让她沮丧了;还可能是老师忽略了她,她觉得没受到足够关注等等。

这些细微的,却异常重要的“小事”,都需要父母耐心地去探询。而这一小步的改变,最终指向是父母的思维方式。

图片2.png

图片2.png

(大J女儿小D所在的纽约幼儿园的情绪表格,了解孩子真实的情绪)

大J提出的成长型家庭教育模型包含了三个方面,亲子关系、家庭生态和父母重建。在父母重建这一维度,大J强调,身为父母,首先要放下身份的执念,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给予的安全感。

在学校里,改变思维方式还适用于和老师的关系。

很多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都时不时崩溃发飙,却要求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关照,并且常常是指责和命令的语气。或者完全相反,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变现不好,家长要么辩解要么道歉。

很多父母都忘了,老师是自己的盟友,而不是对手,与老师的沟通是为了给孩子最适合的养育方式,让不是互相指责。如果我们能把“为什么你不这样做”变成“我可以做什么”,孩子感受到的会是更多且更稳定的关爱。

解决问题三部曲,建立和孩子的亲密连接

问题找到了,那该如何解决呢?大J的做法是,先唤醒孩子自己的力量,后求助老师,前两个都不行就需要重新考虑当下的选择。

以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为例,父母要做的第一步是由内至外,唤醒孩子“我可以”的力量。

大部分孩子之前一定都经历过“一开始不想做,后来做成功”的情况,比如不爱玩某个玩具,总是玩不好,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了。所以当再遇到此类事时,父母可以提醒孩子过去的经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其实有能力也有工具去克服这个阶段的困难。

在大J的成长型家庭教育模型里,这一方法对应的是亲子关系维度。大J把亲子关系分为三个部分,领航、护航、并航。当孩子进入幼儿园,逐渐有了更为多元的社会关系后,一般会进入护航阶段,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多让孩子自己独立做到,并多听孩子的想法,而不要急于把父母认为对的告诉孩子。如果把孩子比喻成即将破壳准备接受风雨洗礼的小鸡,护航阶段就是孩子从内至外的一次成长的跨越。

图片3.png

此外,父母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从孩子上学第一天开始,父母和老师就是拥有共同目标的伙伴。找老师去了解情况,更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

在应对孩子的问题上,如果以上两个方法都失效,父母就需要重新考虑,自己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是否真的合适。“我们有时也要相信自己当父母的直觉,因为我们比任何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更清楚孩子哪些表现就是超出正常范围了,这时就不能只是一味坚持育儿道理了”大J说。

家园共育,拓宽孩子的养育边界

养育孩子不是爸爸或妈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责任,等孩子上学后,还有老师和学校的责任。所以进入幼儿园,父母就要考虑扩大孩子的教育生态圈,给孩子提供更健康的培育土壤。

在成长型家庭教育模型里,大J特别提到了家庭生态这一概念,就是说,父母要从“孩子第一”的视角转换为“关系第一”,从蒙住孩子的眼睛,捂住孩子的耳朵,到打造和谐的氛围,提供一个健康有爱的环境。

就比如,想让孩子愿意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就要有意识地把家变成每个成员都愿意随时随地分享的地方。有了这样的亲密连接,孩子自然而然会主动分享。

延伸到学校也是如此。父母和老师有时意见不一是很正常的。但无论双方的意见是什么,父母和老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父母会把这个当成一个契机,更好地了解老师,也让老师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时就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化对立为合作。大J建议,在和老师沟通时首先要相信并且尊重老师的专业性,其次着重表达事实,而非观点,例如,用“我观察到……”的句式代替“我认为……”的句式。

这样沟通后,也许最终解决方案并不是父母期望的那样,但也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越多,老师今后就更能对症下药。

无论是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是父母和老师的关系,当父母把关注点放在关系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就是在打开养育孩子的视野,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格局的孩子。

其实,不管是上幼儿园,还是刚开始学走路、吃饭、说第一声“爸爸妈妈”,大J发现,所有的培养方式最终指向的还是思维模式,不然任何养育都会因为刻意而显得辛苦。

而大部分父母更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作为中美融合式家庭早教成功实践者,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成长型家庭教育模式就是大J给出的建议和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海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