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道德讲堂 弘扬传统美德
---记天池道德文化公益讲堂典型事迹 中国传媒联盟 讯: 《记者:蔡友成.许瑞霞》“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当周日,天池村一所洁净的大院里,便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循声望去,只见一名面目清秀的义工老师正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读着国学经典《弟子规》,慕名而来的男女老少济济一堂,静心聆听着许老师的讲解,脸上洋溢着情不自禁的微笑,内心满载着不胜言表的喜悦。这就是王先生等人自发创办的“道德文化公益讲堂”。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问题较为突出,拜金、欺诈、奢侈、忤逆、冷漠现象屡见不鲜。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发端于民间创办的“天池道德文化公益讲堂”,应时代呼唤、群众期盼,秉承“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以行正人”的理念,坚持以“四德”建设为重点,以“明礼”、“诚信”、“和睦”、“友善”为核心,通过善举,引发道德自觉,搭建了少年和成人净化心灵、提升修养的有效平台,得到世人的肯定,成为了中州名镇--水冶镇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一张名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间民房、一块黑板、几十张桌椅板凳,便构成了传播正能量的公益“道德讲堂”,条件微显俭朴。随着时间推移,活动场次增多,“主题单一、模式雷同、内容相似”等因素削弱了“道德讲堂”的吸引力、影响力,成了制约“道德讲堂”长期、常态开展的瓶颈。怎样才能真正把“道德讲堂”办到群众的心里头,让更多的人走进道德讲堂并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创办于2014年的“天池道德文化公益讲堂”,在历经三年多的风风雨雨中与时俱进,攻坚克难,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受众因材分层施教,区分对象,避免简单粗糙“一刀切”;课件精心策划、充分准备,避免敷衍了事“走过场”;内容贴切靠实、解决实际问题,避免雾里看花“空对空”;流程设计环环相扣、衔接自然,避免枯燥单调“干巴巴”。从而增强了“讲堂”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讲具体的事、说敬佩的人、谈浅显的理,让参与者达成认知共识。借助生动语言、感人实例,对经典故事进行现代引申,对传统道德进行现实诠释,对身边好人好事进行哲理阐发,让学员在春风化雨中,引发心灵共鸣,进而产生了吸附人心、震撼人心的力量。水冶镇北环路学校朱老师、曲沟镇中心校田校长、双全村学校李老师等人主动参与到了“道德文化公益讲堂”的义工讲师行列,南段村爱心人士高先生捐送了助学资金,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主动参与了进来,帮助清理教室卫生,为学生送来了糕点水果。与此同时,安阳市、许家沟、水冶、南北段村等乡村学生和成人走进了讲堂学起来。
道德教育重在传承,贵在坚持。我们坚信“天池道德文化公益讲堂”随着时间推移,道德文化公益讲堂的健康发展,一定会在日益高涨的社会文明建设浪潮中,吸引和拉动更多的公民走进道德讲堂,品悟道德力量,学习道德模范,存好心,做好事,扬好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树起“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做文明公民”的良好道德风尚。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微信:2230587892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