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产经新闻报 讯: 本报记者 王翌康报道 策划 本报产研中心 李素均 2013年12月30日,广东全通教育(300359)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通教育”)获得了中国证监会首批上市批准文件,2014年1月21日全通教育(300359)正式上市交易,发行价为30.31元,首日开盘价36.37元,随后该股票一路飙升,至2月18日,最高涨至62.97元,股价疯涨近一倍。 在如此亮丽的市场业绩下,打着“在线教育”概念的全通教育,其发展前景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媒体关注最多的是全通教育招股说明书中涉及的经营风险,也不乏一些媒体将全通教育信披中的依赖单一客户、业务区域集中度高、与运营商关系不稳定、应收账款连年增长、安全运行风险、交叉性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核心人员流失存在隐患等经营风险归结为“七大硬伤”。 记者注意到,虽然在1月10日三个小时的路演活动中,全通教育回答投资者提问逾240个,但仍有许多问题的解答并未消除投资者的质疑。 主营业务或将失去生存空间 全通教育成立于2005年,是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主要面向 3-18 岁幼儿园和中小学生家庭提供名为“校讯通”服务,即通过电信SP增值业务(通过对客户手机扣费和运营商分成)做教育信息化,大多依靠行政手段,背离了客户需求,根本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消息,我国将建设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管理对象是所有普通小学、初中(不含职业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工读学校的学生。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将全部免费,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彻底把全通教育的生存空间打破,而目前已经在局部区域推广,三年后全国将全面实施,全通教育的生存空间将不复存在。 校讯通禁令有利于公司业务扩大? 2014年1月10日,全通教育首发新股网上路演时,全通教育董事长、总经理陈炽昌是在回答投资者有关深圳市教育局下发的“校讯通不能收费”禁令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的问题时表示,此举是有利于深圳地区教育信息服务发展的健康、积极举措,公司坚决认同并拥护这类规范性的指引文件。他认为,文件对校讯通业务是规范而不是禁止,有利于公司及同类市场化能力强、运作管理规范的企业获得更公平的竞争机会,有助于公司的业务地域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陈炽昌介绍,基础电信运营商与广东省教育厅均签署过关于教育信息化和家校互动(如校讯通)的战略合作协议,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该类由运营商提供的、由家长自愿订阅的增值服务持客观态度。 全通教育董事长、总经理陈炽昌为何将深圳市教育局的校讯通禁令理解为“是规范而不是禁止”?认为有助于公司的业务地域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理由是什么?陈炽昌并没有过多的介绍。 “教师劳务补贴”涉嫌不正当竞争 2013年9月4日,深圳市市管局罗湖分局展开执法行动。9月5日,对深圳市育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互动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百协海问信息网络有限公司3家校讯通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根据调查,校讯通服务商的运营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移动公司合作,通过移动公司直接扣话费的方式向家长收取通信费,所得的通信费,七成归移动公司所有,三成归校讯通服务商。另外一种则是,家长直接将通信费打入校讯通服务商账户,校讯通服务商再与电信合作开通短信服务,一般情况下,7.5成归校讯通服务商所有,2.5成归电信公司。从收费过程来看,看似没有经过学校之手。但是,学校使用哪家校讯通服务商、费用如何收取,学校与企业之间有合作协议。经调查,学校存在涉嫌从中收取回扣或收取大宗礼品的情况。被举报的东昌小学承认从校讯通企业育合科技处收取了礼品,并于2013年9月16日首次向媒体公布礼品清单。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于2013年9月17日首次回应案件中的涉嫌商业贿赂情况。称另外两家校讯通企业同样存在向学校送礼的情况,达到一定金额后,将以商业贿赂案处理。2013年12月初,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对三家经营“校讯通”的企业各处以10万元的行政处罚,原因即涉嫌不正当竞争。 2012年的IPO中,据全通教育披露,在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环节,教师作为参与者发送信息,付出了劳动和时间,一定程度上为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运营商提供了劳务。考虑到教师付出的额外劳动,公司及基础运营商向教师提供一定的劳务补偿。 招股书数据显示,对教师“补贴”支出并不少。在业务推广运营中,全通教育2011年度教师劳务支出达1064.27万元,支出金额仅次于2063.14万元的人工薪酬及福利,以及区域业务开发及市场活动的1142.55万元。 全通教育称,公司从2009年开始逐步推行支付教师劳务支出的业务优化及促进计划,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已在6省20个市开展。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人均每月补偿金额分别为35.74元、30.51元及27.47元。如果以2011年的支付政策计算,全通教育支付教师劳务费用竟然覆盖3.23万人。 是圈钱“造富运动”,还是投资做教育?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3月,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全通教育增资引入了中小股权和中泽嘉盟两家投资机构。中泽嘉盟的5位股东,每一位的来头都不小,分别是俞敏洪、江南春、丁健、吴鹰和桂松蕾。 备受业界质疑“核心业务缺乏竞争力”的全通教育,为何会被业界大佬俞敏洪、江南春、丁健、吴鹰和桂松蕾看好并投资?不免给人产生巨大的想象空间。 俞敏洪的新东方教育集团,近年来人才流失、高管跳槽现象频频,其倡导的教师个性化发展理念,导致新东方名师遭遇“天花板困境”,其教育创业的可复制模式让一批批高管离职。但俞敏洪提出,“孩子的市场远远大于成人市场”,“网络教育永远无法取代‘地面教育’”,俞敏洪投资全通教育,是否会将其经营理念植入全通教育? 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和收购手段将分众快速做大的江南春先生投资全通的意图更令人遐想,未来全通在集中度极度分散的在线教育市场的资本运作手段令人期待。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提出,拟将公司楼宇显示屏提供热点功能,向附近的人群提供免费无线上网,同时推荐产品、游戏、应用等。其理念会否移植到全通教育? 吴鹰曾经500万美金投资阿里巴巴,6年之后在雅虎进入阿里巴巴之时退出,这笔交易赚了5000万美金。中泽嘉盟在2011年3月全通辅导期时,出资2000万,以每股6.2元的价格认购全通新增322.58万股,如果全通教育以20元左右价格发行,则吴鹰等人在全通教育近三年的投资回报率将超过200%,根据公告中泽嘉盟将在其到期日2017年6月8日前依法全部减持所持全通教育股份,届时又是一个六年周期,全通教育是否是吴鹰的下一个十倍投资? 亚信董事长丁健、百视通网络电视的桂松蕾,也均是在无线、互联网和新媒体领域的大鳄,创业投资的精英,上述5大股东投资全通教育,到底是“造富运动”?还是给全通教育移植一些功能? 记者注意到,全通教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仅将两个募集资金的项目进行了一句话简短说明:1、全网多维家校互动教育服务平台研发与运营,对现有家校互动系统的全面升级,逐步替换现有系统项目,项目投资总额4,774.13万元,拟利用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额4,194.96万元;2、家校互动业务拓展及深度运营项目,重点完善区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区域拓展力度,项目投资总额8,262.95万元,拟利用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额7,799.61万元。 1月10日的路演中,针对移动互联网对公司现有业务冲击的问题,全通教育董事长、总经理陈炽昌表示,公司已经部署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产品媒介和客户服务,将不断打造更有价值和客户粘性的移动互联教育增值服务。 除此之外再无上述两个项目更详细的介绍,一般来说,企业好的项目研发信息对公众披露,会产生投资者看好的轰动效应,全通教育为何不在招股说明书中两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功能,以及项目具备哪些市场竞争力?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所采访的投资者表示明显感觉信心不足。 业绩涉嫌造假 人员流失情况未披露 记者注意到,全通教育2013年提交的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报告期是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2012年IPO审查时提交的招股说明书的报告期也是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2012年的招股书中,全通教育这样描述经营成绩:公司拥有电信级的家校互动系统,业务推广运营业务覆盖超过500万的用户。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推广运营服务区域已达7省28市,覆盖学校数已达6909所。其中,2011年月均覆盖用户数505.11万户,月均结算用户数达228.23万户,较2009年度增加20.47%。而本次IPO招股说明书中则换成了表1所示内容,数据进行了模糊化处理,没有涉及到实际收费用户的数量,无法计算具体营收。(详见表1) 另据相关媒体报道,全通教育客户流失和核心业务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中山是全通教育的注册地,也是大本营。但在2011年,全通教育在中山的客户就被电信抢了10万多。2010年校讯通的收费用户大概是33万左右,但到了2011年末只剩下不到20万用户。 媒体报道中还称,公司用户流失的另一大原因是营销人员离职,并且带走了大量客户。开拓学校用户,必须在教育行业有资源,特别是教育局等资源。所以很多手头有用户资源的大客户经理、区域经理都跳出来自己谋出路。全通教育2011年离职的营销负责人不少于10个人,都是在全通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而全通教育在信披中则称“虽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人员保持稳定,未出现人员流失的情形”。 针对以上质疑,2月10日下午,记者专程到全通教育总部进行采访,却被拒之门外,多次电话联系董秘办后,才有一位自称姓关的小姐说去门卫处拿采访提纲,至此全通教育方面再也没有任何回复。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