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海关总署等11个部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至10月,11部门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700起,案值132亿元,涉嫌偷逃税额28亿元。公安部门在海关、税务部门密切配合下,侦办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案件53起,挽回出口税款损失1.05亿元,查处涉嫌参与骗税的出口企业、报关行和“地下钱庄”368家。 按照国务院部署,从今年7月以来,海关总署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海洋局等10个部门,围绕固体废物、毒品走私以及骗取出口退税等10个重点领域,严厉打击各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 7月份以来,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有效堵截各类不合格固体废物和“洋垃圾”走私入境。环保部门强化加工利用企业管理,完善许可证制度,组织开展了“进口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现场抽查检查相关进口废料加工利用企业近3000次,对非法进口固体废物、倒卖进口废料、非法加工利用进口废料以及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洋垃圾”违法行为实施重点清查,并对查获的一批非法倒卖进口废料企业依法作出两年内停止受理进口废料申请、撤销相关进口许可证处理,防止对我国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质检部门切实开展包括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境外装运前检验检疫、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到货检验检疫、后续监督管理等环节在内的废物原料进口全过程监管,7至10月共检出环保不合格货物116批次、重量4.2万吨。今年以来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禁止进境类废物案件70起,查扣禁止进境“洋垃圾”5万吨;立案侦办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可用作原料类固体废物案件105起,查证走私废塑料(11280, -35.00, -0.31%)、废纸、废五金等94.79万吨。 行动中,公安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针对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了持续、深入打击。税务部门对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情况组织开展税务检查,梳理并提供高风险商品、企业退税资质及税务登记等信息。各级海关强化布控查验和稽查,7月份以来立案查办申报不实案件2365起,案值36.2亿元,涉及退税2.9亿元,同时向公安部门移送了一批涉嫌虚开、骗退税犯罪线索。 针对市场贩私突出问题,全国打私办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组织重点地区强化市场日常管理,依法查处销售无合法进口证明冻肉、电子产品等行为,并于10月下旬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广东、广西打击流通领域走私电子产品、冻品交易进行专项督导。广东省9至10月组织开展的集中整治行动,查获涉嫌走私成品油21.8吨、冷冻肉40吨、旧服装19吨、香烟363万支。广西自治区组织开展了24次大型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查获涉嫌走私、未经检验检疫的冻品3000余吨。 此外,海关联合公安、林业、质检部门对走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活动开展了重点打击,7月以来立案侦办走私濒危物种犯罪案件38起,查获象牙、犀牛角、羚羊角等15吨,涉案价值3.9亿元。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海关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利用进出境通道超额携带货币与地下钱庄等金融领域相关联的团伙性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办超量携带货币进出境案件7767起,案值13亿元。 法制网北京11月7日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