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园林 >

陕西咸阳全市现有古树名木1048株

时间:2014-11-11 09:08 来源:西咸新闻网作者:畅咪
中国传媒联盟 据 华商报讯(记者 畅咪)今年7月至明年7月,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开展以“保护人文古树,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美丽中国—人文古树保健行动”,《华商报·今日咸阳》联合咸阳市林业局咸阳森防站,从今年7月22日开始推出了第一期《寻找咸阳人文古树》之兴平篇,随后华商报记者先后走进秦都区、三原县、彬县、永寿县、淳化县、礼泉县、长武县、泾阳县、武功县10个区县,共推出了12期报道,寻找并挖掘具有人文历史的古树木,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报道了具有不同特点和人文历史的古树名木。

      中国传媒联盟 据 华商报讯(记者 畅咪)今年7月至明年7月,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开展以“保护人文古树,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美丽中国—人文古树保健行动”,《华商报·今日咸阳》联合咸阳市林业局咸阳森防站,从今年7月22日开始推出了第一期《寻找咸阳人文古树》之兴平篇,随后华商报记者先后走进秦都区、三原县、彬县、永寿县、淳化县、礼泉县、长武县、泾阳县、武功县10个区县,共推出了12期报道,寻找并挖掘具有人文历史的古树木,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报道了具有不同特点和人文历史的古树名木。
 
    咸阳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2013年开展的全市古树名木普查摸底工作汇总,咸阳全市现有古树名木(未包括柿、枣等成片经济林古树群)1048株,其中古树1021株,名木27株;属特级保护古树30株,一级保护古树名木116株,二级保护古树121株,三级保护古树781株。保护的古树名木共28种,其中以国槐、侧柏和皂荚为主,分别达到318株、521株和120株。拥有古树名木最多的县市区分别是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彬县和武功县,总株数达到800株以上。
 
    古树名木,根据2010年7月29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实行分级保护,树龄在一千年以上的古树,实施特级保护;树龄在五百年以上不足一千年的古树,实施一级保护;树龄在三百年以上不足五百年的古树,实施二级保护;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不足三百年的古树,实施三级保护。名木实行一级保护。确定为古树名木的要悬挂古树名木保护牌。
 
报道回顾
《寻找咸阳人文古树》总结篇
 
第一期:兴平站
1260多年“太上槐”相传唐玄宗纪念杨贵妃所植
    简介:这棵1260多年树龄的古槐被称为太上槐,背后流传着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相传太上槐为唐玄宗所植,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时,御林军在马嵬兵变,迫使唐明皇赐死杨贵妃。其后唐玄宗从四川返回长安,途经马嵬时,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来到黄山宫吊唁爱妃,寻踪觅香。当时马嵬坡是个充满荆棘的山坡,随从便用一槐枝给唐玄宗当拐杖。唐玄宗找来找去,找不到杨贵妃所葬之地,心里很悲伤,就决定把当拐杖的槐枝植在马嵬坡,让它常年伴着杨贵妃,后来唐玄宗手植的槐枝成活了,唐肃宗就赐名为“太上槐”。这棵太上槐位于黄山宫道观的南侧,树干中芯已经掏空仅靠干部树皮支撑着树冠,老槐树的根部长出了一棵楸树,两棵树树根相抱,树干相依,高低参差,形成了“槐抱楸”的现象,附近村民称槐树代表唐明皇,楸树代表杨贵妃,增添了几分浪漫。
 
第二期:三原站
故居读书堂前柽柳是李靖当年所植
    简介:李靖故居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其最早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当时称为“李氏园”,也称“唐园”,俗称“东里花园”。在李靖故居读书堂的左侧是一棵既像柏树又像柳树的树木,其为柽柳,相传为李靖亲手所植,原本是读书堂两侧各有一棵,目前只留有左侧一棵。柽柳是李靖在三原建造府第完工时,亲手植于读书堂两侧。这棵树龄约1300年的柽柳高10米,胸围1.93米,远看枝条垂下,如同柳树,近看会发现它不同于柳条的片片细长柳叶,而是如同柏树的针叶层层缠绕,摸起来有毛绒之感。柽柳一年开花三次,又名“三春柳”,其嫩枝和嫩叶可当中药。李靖所植的这棵柽柳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其生命力极强,虽然树干有干枯空洞且倾斜的状态,但依然有茂密的新枝从干枯的枝干上生长出来,更映衬读书堂的古色古香。
 
第三期:彬县站
枯死之际 千年娑罗边生出小树
    简介:在彬县韩家镇有棵北方极为罕见的树木,名娑罗树。相传它是唐僧师徒从印度带回来的。这棵距今1300多年的古树目前正处在濒死之际,但幸运的是,它的旁边生出了一棵小树苗。这棵娑罗树生长在距彬县县城40公里的韩家镇韩家村西南半山腰的佛爷寺遗址内。娑罗树全树通高约17米,树围约4.5米。它粗壮的主干已经完全空腐,被人用水泥填充。主干繁衍出来的4根枝干也已枯了两根,下面由两根水泥柱子支撑着,否则随时都有被大风挂断的可能,尚有生命力的两根枝干上零星挂着红色的幼叶。盛夏时节本应是娑罗树枝叶最繁茂的时刻,但因枯树缺少养分,它的叶子无法再继续生长。虽然这棵娑罗树已经濒死,但前几年村民们在娑罗树西边200米的沟渠中发现了一棵小娑罗树。
 
第四期:泾阳站
占地20亩 508株柏树组成古树群
    简介:在位于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外的东北侧,有一片占地20亩的柏树林,这片由508株柏树组成的古树群既是当地清代吴氏家族的陵园,也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培训青年干部的露天课堂。它既见证了吴氏家族的兴衰,也记录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由508株柏树组成的柏树林其实是一个陵园,是清末当地吴氏家族的陵园。508株柏树参天生长,树枝向上几乎遮盖头顶的天空,地面尽是阴凉处。这些柏树的树龄都在110年以上,成排栽种呈现出规则的树林景观。
 
第五期:秦都站
400多年皂荚树 树干中长出小树苗
    简介:秦都区马泉街道办事处赵家村的皂荚树有400多年的树龄,树高约15米。明朝中期,有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嘴里吐下一颗种子,发芽、生长才有了这棵皂荚树。目前树干已中空,但枝叶繁茂。去年已中空的树干中长出了一棵小皂荚树,形成“大树中有小树”的景象。
 
第六期:乾县站
主干布满枝叶 乾县这棵纹柏很罕见
    简介:柏树的枝叶长在枝条上很正常,而当枝叶长在柏树的树干上,就足以称奇。令专家都无法解释的树干上长枝叶的树木在乾县吴店乡有一棵,称为“纹柏”,也叫“毛柏”。全国同年代的纹柏共九棵,只有乾县的这棵主干上布满枝叶,堪称宝贝。这棵纹柏树长于明代,距今600多年,冠苍翠碧绿,高约15米,胸径不到1米,不仅树枝上长着绿色的小叶,在高约5米的主干上也长满了小叶,小叶长约20厘米,并且不断向树根底部蔓延生长。
 
第七期:淳化站
相传宋太宗在槐树下“乞讨”感民风淳朴 改地名“淳化”
    简介:相传宋太宗曾在当时还称为“云阳县”的一棵大槐树下乞讨,感动其民风淳朴,遂将“云阳县”改名为“淳化县”。宋太宗乞讨时停留的那棵大槐树,如今依然矗立在淳化县酒店村的涝池南侧。这棵槐树高约15米,最细的枝干也有碗口粗,整个大树需要六个人才能合抱住。因为树龄已1600多年,槐树南侧一枝干已枯朽断裂在地。这棵与宋太宗相关的大槐树不仅得到了当地人的保护,而且还有外地经过的商客在树前祈福。
 
第八期:永寿站
永寿豹榆树相传为周文王祖父亲植
    简介:在永寿县甘井镇北五星村,有棵生长了1700多年的榔榆树,其树身如同豹皮花纹,因此也被称为豹榆树。该树颇具传奇色彩,既有周太王亲植以纪念离乡的动人传说,又有百姓兴建庙宇以期获得豹榆树护佑的光辉历史。这棵有1700多年历史的豹榆树树冠雄伟,高近20米,相当于6层楼房的高度;树身粗莽,树围有6米多,需要7人才能合抱,树冠覆盖面积达242平方米。
 
第九期:武功站
1800多年的皂荚树 夫妇俩义务看护9年
    简介:在武功县苏坊镇尧庄夏堡村的路口生长着一棵树龄达1800多年的皂荚树,村民夏振虎和刘春玲夫妇义务管护这棵皂荚树已9年。这棵皂荚古树栽植于1800多年前的晋朝,实情不可考。皂荚树树高18米,主干高4米,胸径3.7米,冠幅东西20米,南北19米,覆盖面积达380平方米。
第十期:彬县站
“晋枣救人骆驼驮柿子”见证农耕记忆
    简介:同为400多年树龄的柿子林和枣树林共同承载着彬县人的农业记忆,枣树在彬县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柿子树的栽植早于清代,两片林地留存历史记忆的同时,也见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相传在春秋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晋献公把女儿许配给秦穆公,结婚时把枣树当成陪嫁品带到秦国。据彬县旧县志中记载,“乾隆年间始云有柿”,得出柿子在彬县的栽植可能早于清代。
 
第十一期:长武站
柳树下祭祀引来鹑鸟 长武秦时曾称鹑觚县
    简介:长武县亭口镇冢丰村村中央有棵202年树龄的柳树,其前身要追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相传在柳树下曾上演过秦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筑城以觚(gū)祭祀,酒香引来鹑鸟停落,遂将当地称为鹑觚县。《长武县志》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长武的县城设置在当时的浅水塬,隶属北地郡领辖。《周地图记》中记载: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率兵北上屯边,治驰道,通四域。见塬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觚设奠,乃有鹑鸟(传说中的鸟,凤凰的一种)飞升觚上,视为灵异,故以鹑觚为县名。
 
第十二期:武功站
东岳古槐见证武功普集历史变迁
    简介:武功县普集镇因普集烧鸡被人熟知,这里曾有城隍庙、文庙和东岳庙。现在在普集镇普西村依然保留着东岳大殿,紧挨大殿北侧的是棵千年古槐,古槐根连大殿,被村民称为“东岳古槐”。古槐南侧是普集镇存留下来的东岳大殿,大殿为明清建筑风格,雕梁画栋,飞檐斗角,细致的雕刻纹路可窥见其曾经的气派和辉煌。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畅咪整理
(责任编辑:梦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