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企业聚焦网 讯:2016年1月9日至1月10日,由北京口腔医学会镇痛镇静专业委员会主办,久闻学院承办的儿童舒适牙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久闻齿科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儿童牙科的安全与舒适,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及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北京口腔医学会镇痛镇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主任万阔教授介绍了专业委员会相关情况,久闻学院院长潘进勇博士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会议安排,北京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刘枫女士做为嘉宾也出席了开幕式。 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儿童牙科也取得较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以及牙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始关注儿童牙科。如何安全舒适地对孩子进行牙科治疗,并让孩子从小养成关注牙齿、爱护牙齿的好习惯,一直是该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研讨会上,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万阔教授、景泉教授、马林教授、谭刚教授分别就无痛技术、口服药物镇静、笑气吸入镇静、静脉镇静以及如何确保治疗安全等专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和经验分享;久闻齿科潘进勇博士、李蓥舟老师分别介绍了儿童行为引导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实践经验;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口腔科苗主任带团队参加,并且分享了在多年儿童保健工作中的经验。 研讨会的另一个亮点是对治疗过程中突发的、危及患者生命的意外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练习。学员分成小组,就呕吐误吸引起心跳呼吸骤停、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反复进行实战演练,切实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参会人员普遍认为,本次研讨会有理论讲解、有实践练习、有经验交流,对临床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收获很大。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国药前景口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本次研讨会合作伙伴。飞利浦公司专注于高品质口腔护理用品,国药前景专注于牙科治疗过程舒适、无痛解决方案。研讨会上,飞利浦公司产品专员向参会者介绍了Sonicare系列儿童声波震动牙刷、喷气式洁牙器等优质口腔护理产品,并且传播了口腔预防及维护理念;国药前景介绍了无痛口腔推麻仪、清醒镇痛仪等设备的临床应用。
在研讨会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牙科恐惧、儿童牙科行为引导,那么究竟什么是牙科恐惧,什么是儿童牙科行为引导?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万阔教授和潘进勇博士。万阔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无痛牙科治疗技术及牙科镇静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始相关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2003年组建了国内第一个系统治疗牙科恐惧症的团队,成立了“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潘进勇博士提出通过行为引导解决孩子看牙不配合的问题,经过5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积累了3000多例成功案例。下面是记者与两位专家的采访记录。 记者:万教授您好,您研究牙科恐惧症已有10多年。很多普通老百姓并不太明白什么是牙科恐惧症,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万阔教授:牙科恐惧症,简单说来就是害怕看牙,其表现主要是本人不敢看牙,或者说看了后不再来了,不能复诊;对于儿童来说,往往不能配合;牙科恐惧症的危害在于牙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小病酿成大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和经济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对牙齿乃至全身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记者:牙科恐惧症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万阔教授:牙科恐惧症的表现有两大类,一类是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肌肉紧张、面色苍白、喉咙发堵、恶心欲吐、血液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分泌增加等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症状和体征。第二类为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负性情绪,严重者在面对牙科预防和治疗时,出现退缩、逃避行为。儿童患者在负性情绪、负性认知、不合作的态度与行为等方面比成年人要明显的多。 记者:对于患有牙科恐惧症的患者,您是怎样进行牙科治疗的呢? 万阔教授:由于疼痛是引发牙科恐惧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保证治疗过程的无痛是关键,我们的治疗是不疼或者基本不痛的;其次,医护人员通过有效交流沟通,取得患者信任、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还有一些其他办法,比如说用一点口服镇静药物,或者是使用笑气吸入,或者是采用静脉镇静的方法,有非常好的效果。总之两个办法,一是让他不痛,二是让他不紧张、不恐惧。当然,对于儿童来说,还要面对怎样让他配合的问题。 记者:怎样预防牙科恐惧症? 万阔教授:一是重视预防,尽量不得牙病、少得牙病,牙齿疾病尽早治疗;二是医护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就诊体验,尽量不要让病人有疼痛的感觉。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害怕看牙,很多是因为痛苦的就诊经历;牙科恐惧症的另一个原因是父母、亲戚朋友传递的负面信息,他们会说看牙很痛、很恐惧。作为父母,不要把牙科恐惧传递给孩子,因为你的看牙经历,不代表孩子以后会经历到;不要跟孩子说你要好好刷牙,不然带你去看牙医这样的话。这会让孩子把看牙和不愉快的事情联系起来。 记者:对于看牙,成人都有恐惧,对于孩子来说会感觉更恐惧,如何安全舒适地实施儿童牙科治疗呢? 万阔教授:首先要明确的是,儿童牙病一定要治。为什么呢?因为乳牙不治的话会影响恒牙,甚至会影响面形,牙病严重了,还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全身健康。 儿童牙病早治好于晚治、治好于不治,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预防,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看牙病,不得牙病;一旦有了牙病,尽早的看,如果小病拖成大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金钱去解决这个问题。 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熟悉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采取最适合孩子的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要有完善的抢救流程,经常演练,以确保诊疗过程的安全。 记者:潘博士您好,您是什么情况下研究儿童行为引导的呢?为什么要研究儿童行为引导? 潘进勇博士:孩子不配合治疗常常让家长和医护人员焦头烂额。怎样让孩子配合治疗是儿童牙科的难点。当时的情况是,对于不配合的孩子,只能采用药物控制(也就是全身麻醉或者镇静下进行治疗),或者是暴力控制(约束下进行治疗)。作为民营医疗机构,这两种方法都很难实施。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说的是通过行为引导能让自闭症儿童实现自主配合。这对我触动很大,开始了对行为引导的研究。5年来,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形成较为完善的操作流程。 记者:什么是行为引导?行为引导有什么价值? 潘进勇博士:简单说来,行为引导是通过一系列类似游戏的方式,逐步带领,最终实现孩子自主配合、高高兴兴接受牙科预防和治疗。行为引导是一种理念,能让孩子将牙科治疗与美好的事物和经历联系起来,这对于改变孩子的牙科观念、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行为引到的最大价值,在于预防牙科恐惧症的形成,对于轻中度的牙科恐惧症有治疗作用。 同时,行为引导的一些基本技巧,像“告知-示范-操作”,对于缓解成年人的牙科恐惧也有帮助。牙科治疗过程中,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往往会让患者很紧张。这时,如何医护人员告诉,我要用什么什么,去做什么什么,你会有什么什么样的感觉,就像这样(在患者手上试一下);如果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不舒服的感觉,请示意我,我会马上停下来。这对缓解患者的牙科恐惧也很大的帮助。 记者:目前患者的反馈如何? 潘进勇博士:几年下来,行为引导已让数以千计的孩子实现自主配合牙科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对牙科的认知偏向于正面,不再害怕看牙;他们对自己的牙齿很关注,能配合医护人员和家长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像进食后漱口、早晚刷牙、定期检查预防等,一有点什么不舒服就会告诉家长要去看牙;他们的牙齿健康状况比一般的孩子要好得多。 实践证明了行为引导的有效性。我们正通过各种方式,普及行为引导的观念和方法,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从中受益。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