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前沿时报网发现频道 讯: 一套苗族女性的服饰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珍品,构思精巧、技艺精湛、款式独特、美观大方的乌江北赫章苗族服饰艺术,含有非常深刻的苗族历史文化底蕴,被专家学者喻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作为贵州屋脊,赫章的山太高,以至于掩住了赫章人许多发展的视野。认真思考赫章文化旅游之路,当中国工农红军展开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的历史真容重现后,以野马川会议为代表的赫章红色经典文化,就掀开了赫章以文化旅游拉动全域发展的新篇章。 赫章,中国毕节试验区发祥地,中国智慧发展策源地的地位无可撼动。现在,只需运用文化智慧,打开一个又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 纵观遵义经济发展,到如今,贵州遵义初步形成特色轻工、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战略性新兴“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产业布局相对完整。2014年,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765.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97.8%;实现增加值861.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98.8%。依托白酒、烟草、茶、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竹产业“六张名片”独特优势,构建起特色轻工产业体系。 在文化旅游产业上,遵义市始终坚持“全景域”理念,以海龙屯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起点,以承办全省第十一届旅发大会为契机,以提高旅游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为目标,牢牢抓住红色文化、赤水丹霞、国酒茅台、万亩茶海等文化旅游资源聚合带来的无限空间和无限机遇,全面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遵义建设全景遵义。但赫章以之对应,应建设“全特赫章”,发展“全域旅游”。遵义有遵义会议会址,有国酒茅台。但赫章有尚待抢救、恢复、保护、开发的中国工农红军乌蒙山回旋战、野马川会议等众多红色文化景点,还有价值远远超过海龙屯土司遗址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品牌夜郎,还有阿西里西、韭菜花海、贵州屋脊等众多文化旅游品牌,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中国智慧发展的策源地,时代楷模文朝荣的故乡,赫章同时还是中国樱桃之乡、中国核桃之乡,遵义有国酒,赫章有“国桃”,此外,赫章县一应的价值重大的“赫之味”喀斯特产品,如以文化旅游拉动区域发展并实现赫章产品走出去,如在全国建立阿西里西风情大酒店的联锁经营,对所有赫章喀斯特特色产品进行文化智慧的打包发售,则赫章喀斯特全域发财,经济总量必定远超遵义。因为对赫章 旅游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从现在起,赫章人已经大梦初醒,必将后发居上。 据媒体报道,红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2015年遵义市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94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2.69倍、2.51倍。 同样据报道,2015年,赫章大力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来打造,组建混合制公司加快推进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仅刚建成开园大韭菜坪景区、水塘国家夜郎森林公园,赫章就发展特色农家乐28家,成功举办“畅游韭菜花海·醉享夜郎赫章”第一届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接待游客315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27.14亿元 对于遵义而言,现在是要努力的去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而对于拥有众多经济发展资源的赫章来说,现在是要发挥毕节试验区发祥地的优势,努力的把资源变成资本。 遵义建设全景遵义、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把遵义打造成为“贵州第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喜人。1至6月,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68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3.2%。 规划编制方面,遵义市委、市政府要求“要用战略眼光、国际思维高标准、高品位抓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国际化的眼光、手法、运作和平台来推进旅游业发展,坚持“新、特、奇、优”,注重高手策划、高人谋划、高位推动、高调推介,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城镇、精品活动等。”因此,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协调、主动对接,就遵义市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和高质量承办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与河南腾智策划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签订了协议,王志纲工作室专家团队已到遵义市开展前期调研。 同时在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下,遵义启动了“十三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赤水河流域千亿级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为了加强区域合作,2015年上半年,遵义市加入了中国武陵山片区旅游联盟体系,联合打造旅游产业布局一体化、市场营销一体化、服务体系一体化,与张家界市保持长期联系,对接开展联盟相关工作。市旅发委还加强本省铜仁市、六盘水市、甘肃酒泉市、四川自贡市、重庆南岸区旅游部门的联系,开展交流座谈,促进旅游合作;与泰国国家旅游局、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建立联系,推动境外旅游市场交流。 遵义市还与浙江中青旅、上海春秋国旅、山东万达国旅、北京凯撒旅游公司、中国国旅(广东)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浙江省中旅、国旅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等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结成遵义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遵义旅游品牌,推进遵义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为了加大宣传营销力度,遵义市旅发委在“走出去”借力各种推广活动的同时,站稳本地市场,组织市内多家旅行社举办了“遵义人游遵义”系列活动,向市民推广遵义各地的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推出了万人赤水游、走进遵义县散客天天游等系列活动。 但无论王志纲先生怎样为遵义策划,赫章的“阿西里西妹妹”和“夜郎哥哥”,却无论如何走不到遵义去。此前,虽然遵义的桐梓也在为争抢夜郎作行动,但赫章作为夜郎古都的历史定为却无法撼动。更为重要的是,赫章作为中国智慧发展策源之地,赫章人转变观念,以“毕节试验区发祥地”品牌作为向全世界开放的旅游窗口后,赫章产业模版的“全特观光”及全景旅游,将使遵义望尘莫及。——这一点,2015年,遵义市学习文朝荣精神时,大家都感受过赫章的智慧和赫章发展的精神。 因此,以文化旅游拉动赫章全域发展,今天我们开始对赫章文化扫描的第一站,便看到了赫章原生态的苗族文化。 在黔西北乌蒙山区的乌江北赫章,分布着4万多苗族,他们服饰保持独有的特色,古朴艳丽。而苗族历史的“史书”,其服饰文化异彩纷呈,可谓是苗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苗族服饰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赫章苗族有三个支系,分别是大花苗、小花苗和白苗,他们在服饰上各自有不同的花纹,分别记载了过去苗族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 关于苗族支系的服饰特点,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很早以前,苗族被一个使用刀枪的民族打败而逃散,记录苗族文字的典籍也在战争中大部分遗失,他们为了保存一些尚存的文字,就把这些文字和他们原先的居住地、房屋、田地等都用蜡画在女性的裙子上,这种苗族就成了花苗;而没有在裙子上记录文字和地图、仍然穿着传统白裙的就叫白苗。 两块披肩组合在一起,就是传说中的金城、宽广的护城河,巍峨的城墙金碧辉煌,城墙内两道宽广的壕沟,壕沟内美丽的田园和交叉的街道。传说和服饰巧妙结合,如此生动形象。 苗族服饰整体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变化丰富,绣工简洁粗犷,生动秀丽,富于装饰性。 苗族服饰以图案和颜色搭配,加上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展现了苗族经历五千年历史的辉煌及迁徙过程。 苗族服饰最能体现其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是她们的所有服装包括衣、裙、包头、腰带、绑腿及背包、背兜等,都绣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案。图案的用色,以红、黄、白三色为主调,主色调在整个图案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图案构成上,较多地使用菱形、方块、圆形等几何图案和花边图案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放射状线条也较常用,每件绣品都由多种不同形状的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参差交错,粗看繁杂紊乱,其实其组合很有规律。 苗族服饰图案有挑花、刺绣、蜡染图案等,而裙子多采用蜡染工艺。苗族衣裙均为麻织,风吹日晒会逐渐变黄变脆,既不美观,也不耐用。使用蜡染,不但能使麻料保持原有的色泽,而且蜡液对麻形成一种层,延长其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使裙子显得更加美观。 苗族女性的蜡染裙子比衣服更明显,她们用蜡在裙子上画出笔直宽阔的河道,荡漾的水波,细巧的金鱼,弯曲的螺蛳,层层的梯田,还有深邃的蓝天。 据中国大河风暴报道发现乌江报道组记者了解,苗族服饰图案的历史寓意也非常丰富。有的代表古代祖先在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安居乐业时的生活画面,有金碧辉煌的雄伟古城,鸟语花香、肥田沃土的田园风光以及战败后迁徙途中的各种。其中,苗族先民在家园失守后,为了记住自己曾居住过的鱼米之乡,就将黄河、长江的图案绘在服饰上,后人,牢记自己的发源地。传说在苗族先民的迁徙途中,晚上全靠天空星星确定方位,后人为感谢星宿,服饰上就描绘有星星花的图案。在迁徙过程中,燕麦花、苦荞花、蕨草、豺狼虎豹等花纹图案也绘上了苗族服饰,贯穿着赫章苗族历史中生活、风俗、迁徙的全过程。 考证苗族服饰图案来他们有过兴旺发达的和平时期、硝烟弥漫的战争生活、万水千山的迁徙生涯,他们的服饰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之后,有些图案逐步艺术化。现代的苗族服饰在制作上,更多受审美观念影响,重在于装扮,其文化内涵不再明显,不过,这也是苗族服饰在历史变化中的一个过程。 苗族服饰分为生活服装和盛装两种,生活服装是平时在生产生活中穿的衣服和裙子。而盛装是在苗族重大节庆日活动时穿的衣服、裙子、花衣服、男女头帕等。在服饰上又分为童装、青年装、老人装、女性装。 大花苗支系:衣服花纹有蕨叶、稻麦秸、蝴蝶等图案。后领口正中下方缀一城廓图,下系九股缨须,象征九黎。男女装花纹相同,款式有别。男装大襟长衫或对襟短服,腰束布带,下装穿长裤。头饰有古饰和新饰。古饰分军装和民装,军装带冠,顶插雉尾;民装老年包白帕,青壮年留长辫盘于脑后绾髻,额前剪为弧形。 新饰,老年包帕或带羊毛毡帽,青壮年头型大众化。脚套为羊毛筒式毡袜。女装为对襟短衣;下装穿百褶长裙,分漂白布花裙、麻布花裙、麻布花格裙、麻布靛染花格裙、麻布靛染裙、白麻布裙等类型,以漂白花裙为盛装。脚裹腿布,腿布为青、白、红三色纱织成的布条。头饰,未婚女用细麻、毛线染黑与发混扭盘于两侧,缠花线或别梳子作装饰;已婚女子以细蔑丝编圆锥形,缠黑毛线竖于头顶,缠发固定,两侧别两根刺猬硬刺,状如犀牛角。 小花苗支系:男性不穿蜡染型花衣,穿长衫,束腰带。女性衣服花纹有鸡爪形、羊奶果形、火镰形、稻田、城廓图案,周边以布条镶嵌成瓦屋檐图案,有蜡染、刺绣、黑毛线挑织三种类型。下装穿百褶短裙,未婚女性为两幅横连百褶短裙,已婚女性穿三幅百褶长裙,裙的染色较大花苗支系的裙色浓艳。 头饰,男性中老年梳辫绾头,或以青、兰、白布缠头,青年散发垂肩,或红头绳辫发交叉绕头。未婚女性两股发辫后垂,或在前额交叉别梳子,发辫绕至脑后用梳子别稳,有的用大束红色或黑色毛线与发混合缠头如盘壮,于脑门上方用毛线捆扎。已婚女性以发绾鬏于脑门顶,或用黑毛线与发混扭缠头如螺旋状。两耳带环,左腕带镯。 白苗支系:服饰花纹与小花苗支系基本相同,唯镶边线条粗壮,女性缠蓝、白布帕,男女均系花围腰,女性在布帕外扎勒条,百褶长裙外拴施卡。勒条和施卡下部绣上四块长方形的花纹,花纹底层用若干层(原为九层)布而成,长方形花纹下各系四颗缨须(原为九颗),每颗缨须上穿有九颗玉珠,后两端直角处勒条用针穿上两颗小花带、施卡穿上两颗飘带,飘带下也系上缨须(穿时系上即可)。长方形的花纹表示古代城垛,缨须和缨须上的玉珠象征九黎八十一部落。百褶长裙上有两条不同宽度、颜色深浅不同的横向条纹,分别象征古时迁徙时的浑水河和清水河两条大河。女性均不绾鬏和别梳子。近现代男女性均穿做工精细的披褂,这种披褂,先前是用铜片和银片而成的盔甲,后来不再行军征战,就将此战袍的原始图案刺绣在衣服上以示纪念。已、未婚女性从服饰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标志。不管苗族服饰在怎样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苗族历史文化内涵还是会继续沿袭到后代,苗族大迁徙等文化的历史记录还是会在苗族服饰中得到展现。 赫章县发展喀斯特新经济,从过去“烟子蓬蓬”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端上文化碗、吃上文化饭,使苗族服饰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技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如此,赫章苗族文化必将在新兴的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内占领一席之地,作为对赫章红色文化旅游的一个有力补充,赫章苗族文化将为“中国第二遵义”赫章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大河风暴发现乌江报道组 李才武)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