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华侨传媒网 讯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评审组织:
80年来,中国长征路早让世人瞩目。因为其磨砺、打造了中国工农红军这支正义之师的“铁军”,从失利走向胜利,见证了人类正义事业无往而不胜的伟大长征精神。如今,无数仁人志士已经和正在并将永无止境地在这条充满传奇的路上重走体验、甘苦求索,神往传承着这种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世界和平至高无上的人类精神: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团结精进,奉献忘我;艰苦卓绝,智勇双超;人民至上,信仰天高;世界大同,不胜不休。
历史见证,红军长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肩负着双重使命:肩负拯救党、拯救红军、拯救中国革命的神圣使命;肩负北上抗日、民族救亡的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伟大使命。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长征。历史上把这次历时两年、辗转10多个省、最远行程25000里的军事战略大转移称之为“长征”、“万里长征”或“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支劲旅一年内翻越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历大小300多次战斗,几万人到最后7200人冲破了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走出了300公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死亡谷”。中国长征,征服了人类社会本身和大自然两大障碍的极限,他们用崇高的信仰、超凡的毅力,证实了人类生存能力的强大,人是万物之尊,正义是不可战胜的真理。
许多国家的作家和记者对于史无前例的长征表现出浓厚兴趣和极大热情,写出了一部部记述和歌颂中国长征的著作。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成为第一个外国人向世界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以独特的视角评价长征说,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走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征服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各地,有用各种文字出版的关于中国红军长征的著作,无论党政的意识形态、作者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无不认为中国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因此,中国长征精神早已无国别、政见、教派之分,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曾被评为上个千年影响人类最大事件之一,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正气绝唱。它属于中国精神,更属于至高无上的人类精神。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文件,“长征路线”作为举世闻名的线性文化遗产,符合申报条件。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以“长征路线”申请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大力弘扬长征文化,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更能够展现中华正能量文化软实力。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许多不亚于红军长征时期的艰难险阻摆在我们面前,长征攻坚克难的精神更需要发扬光大,长征路线申遗活动就是要更好地保护长征精神的载体,就是要弘扬和发展长征精神,从而不断地攻坚克难,为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依法治国和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从2012年开始兴起的中国长征路线申遗热潮至今,全国人民正以各种方式在为“长征”申遗努力。今天我院组织的再走二万五千里文化长征路,只是申遗方式的一种。我们一直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重要指示,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未停歇,为长征申遗、为推进正义事业的发展更将永不放弃。因为长征路线申遗,不但具有重要的政治效应、社会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效应;不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但具有中国意义,而且更具有世界意义。
综上所述,我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工作队”代表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全体研究员、会员并代表全国各族同胞强烈请愿,希望文物局、遗产保护中心等各申遗组织重视中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为长征申遗及弘扬长征精神的赤诚之心,尽快组织长征沿线地方政府搞好长征路线文物遗址等调研和保护工作,切实做好申遗规划,将中国长征路尽快申报落实国家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我们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世界之巅眺望、渴盼、呐喊,我们在擂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鼓的同时,重新起舞地球的红飘带吧,让中国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路早日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本院向支持中国长征路申遗的全国人民、向已为长征申遗和正在及将要为长征申遗作出贡献的全体同仁们
致以重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深深鞠躬!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工作队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