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三农 >

航天农业专家李宇博士“壮乡扶贫行”

时间:2014-10-13 20:42 来源:中国公益在线作者:中国公益在线
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公益在线 讯: 李宇博士—-中国著名的航天农业专家、人称扶贫“发烧友”,为创新扶贫有效路径,帮助和支持广西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实现航天农业产业化扶贫,他揣着三大扶贫法,背起行囊,带着爱人,从京城到省城、从省城到县城、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田间,于2013年初再次走进了壮乡,这一沉就是两年了。
     中国传媒联盟 据 中国公益在线 讯: 李宇博士—-中国著名的航天农业专家、人称扶贫“发烧友”,为创新扶贫有效路径,帮助和支持广西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实现航天农业产业化扶贫,他揣着三大扶贫法,背起行囊,带着爱人,从京城到省城、从省城到县城、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田间,于2013年初再次走进了壮乡,这一沉就是两年了。

 
1.jpg
 
 
      为探索新型扶贫方式,李宇博士运用航天科技的输出,作为扶贫工作的着力点,搭建了一个个新的航天农业科技扶贫平台,支持广西三农建设技术升级、产业升级、规模升级、品质升级、效益升级,已传为佳话。他带着新的梦想踏上了边陲路,成为中国版的扶贫“新农人”。他驻南宁、进百色、入贵港、赴柳州、奔桂林、到河池、走乡落户,下到田间地头,言传身教,帮助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八桂大地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和辛勤的汗水。

      两年来,李宇博士为开展航天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的引进、创新和组合集成,加快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广西传统农业改造升级,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吹糠见米”的实在成效。那么,李宇博士的“三大扶贫法”是如何实现“立竿见影”、取得阶段性成果呢?

1、创建科研基地示范扶贫法
      2013年上半年,李宇博士应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邀请,联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天育种产业示范园,在农业科技园区组建了广西星丰航天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引进了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天育种产业示范园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60个航天蔬菜、太空花卉品种,按照航天育种品牌化、扶贫产业规模化、扶贫资源组合化、扶贫效益社会化的发展模式,通过航天科技扶贫,推进广西农业产业化的提档升级。
 
李宇博士与“中国-东盟航天科技生态农业科技园”考察团成员在广西进行项目选址
   李宇博士在星宇航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观察航天水稻长势情况
 
      作为一名广西星丰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筹备组的航天农业专家,李宇博士在制定和完善园区总体建设规划与内容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思路。同时,为了明确示范园区的功能目标定位,他大量查阅资料,积极借鉴国内外农业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同时充分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建设园区必须具有科技扶贫特点,具备科技扶贫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信息交流、技能培训五大功能,要以“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为建设目标,把示范园区建设成为广西全区农业的科技展示基地、科学培训基地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发挥园区的示范引导作用,发展广西高效农业经济。他的园区建设思路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同,并在园区建设中得到采用。园区内种植的航天蔬菜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增收30%,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又丰富和活跃了百色市蔬菜市场,改善了群众生活。

      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熟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成果通过示范引导,推广应用到全区农业生产中,被群众接收和掌握,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牧民增收是检验园区建设成败的根本标准,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2013年12月,李宇博士率领团队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免费和义务地向前来参会的东盟国家朋友、非洲国家朋友以及国内农友提供了资讯,受众面达到1000多人次,并辅导了诸多农民朋友所关心的有关航天农业品种的种植方式、性状特点、产量和品质等一些关键技术及市场拓展要领,有效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运用,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2、组建项目公司聚合扶贫法
      如何使扶贫工作更有效地往前推进,让扶贫建设与投资发展航天农业项目有效结合,充分发展空间生物产品、太空育种等产品,将广西打造成为低碳经济、航天产业基地、航天技术推广及运营基地,助推扶贫建设,李宇博士与他的航天事业发展伙伴,联合了北京地区航天企业、央企、港商、民企等科研机构组建了“中国-东盟航天科技生态农业科技园”考察团,于2013年3月--5月进行了为期近二个月的实地考察,在自治区、市县有关领导的帮助下,先后发动了20多位投资商组建了四家航天农业项目公司和组织近十家农业公司、合作社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建设工作,引进太空育种,创建了太空育种种植、试验、展示、推广基地,不少成果已与企业成功对接,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1.jpg
 
      李宇博士介绍,《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把“重点研究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列为重点任务,成为投资家把握商机的行动指南。李宇博士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进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将航天工程育种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进行统筹安排”,这对投资植物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创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植物新品种,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个福音。

      自2013年7月以来,李宇博士在扶贫开发中,从各自不同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出发,一直致力于航天农业示范基地的扶贫项目策划、论证、实施、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作,帮助组建了航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扶贫项目公司,帮扶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在柳州市的柳江星品有机航天水稻示范基地、桂林市的永福星富地航天富硒水稻示范基地、贵港市的桂平星宇航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百色市的星丰航天蔬菜示范基地的扶贫项目开发、扶贫示范推广、扶贫技术培训和扶贫技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定和主持完成示范基地的增产增收扶贫计划、引智扶贫计划、成果推广扶贫计划、科技兴农扶贫计划等项目,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近100个,带动专业农业公司、合作社大面积示范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新项目。

      扶贫项目公司以航天农业新技术为支撑,以设施农业及农田标准化为主体,以航天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为核心,以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为组织形式,兼具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内涵的扶贫示范基地有了较好的体现,并按扶贫科技示范、精品生产与加工、龙头带动、教育与培训等基本功能得以逐步完善,得到了当地政府、投资运营商、合作社、种植大户的认可与好评。

3、构建产业发展升级扶贫法
李宇博士常说,“扶贫就是要扶产业,产业管长远”,“扶贫就是要靠产业,产业靠特色”。
李宇博士介绍,水稻空间诱变在抗病育种、改变粒型、改善品质和培育早熟高产品种等方面有独特优势,是一条产业化“智造”升级之路。
1.jpg
 
      集成示范航天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以及机插秧与粮经复合高产高效新模式,充分显示了航天品种的产业化优势。李宇博士说,水稻航天育种技术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水稻航天育种具有变异频率高,幅度大,多数性状能遗传,稳定快,育种周期短,育种成效快等特点,尤其是可获得罕见突变体和早熟性变异类型,一批水稻航天育种高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上已大面积应用,受到国内外政府和科学家高度重视与关注。和传统水稻相比,航天水稻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产量更高、米质更好、营养含量更高的特点。现种植的航天水稻株型好,集散适中,有效穗多,成穗率高,分蘖力较强,且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好,适宜产业化栽培。
1.jpg
 
      2014年初,李宇博士及其航天科技扶贫创新团队紧紧围绕航天水稻产业化项目攻关目标,以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水稻重大病虫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为指导,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采用工厂化育秧与水稻机插秧机械化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选用了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航天水稻优质品种,全力组织当地的水稻种植航天农业公司与合作社强化产前、产中的协同攻关。在此间,该团队以航天水稻新品种(组合)为技术核心,总结形成适应广西生态条件的“适时播栽、育好壮秧、足苗争穗、肥水调控、综合防治、优化栽培”为中心的航天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和“早发促蘖、健株抗倒、强源促流、穗足粒多、丰产优质”的栽培目标,不断加强田间管理,水稻长势良好。由于全力注入集成科技,柳江县福尔摩沙浩鼎水稻专业合作社今年航天水稻早造与晚造生长旺盛,平均每穗粒数220粒,比省外种植的最高146.5粒纪录增加了70多粒,最多穗粒数超过300粒,整精米率达到70%以上,超过常规水稻20%以上,即每亩多产大米200斤左右,增收600元左右。其中,富硒、有机种植方式亩产量均超过1000斤,最高达1300斤,亩产增收200至300斤。

      在2014年9月17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国际农机发展论坛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李宇博士发表了题为“向航天农业靠拢、走科技扶贫道路”演讲,他成竹在胸地在会上透露,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广西打造中国首个“航天水稻之乡”, 融汇航天农业科技成就、开发建设航天农业科技项目,融入当代潮流、融入同业竞争、融入国家崛起,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航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突破,推进航天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航天农业科技产业集群,用航天农业产业化方式持续扶贫,使更多的壮乡儿女受益并分享到航天产业发展的成果。
1.jpg
 
      谈到将来航天产业化的发展,李宇博士已有很多想法:由于几个航天科研水稻扶贫基地运行超出预期,近期又组织了航天科技扶贫创新团队,出任广西星富地10万亩航天富硒水稻产业园和全球首个太空牧场项目建设组委会总指挥兼首席专家。李宇博士及其团队根据广西实际,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将引进央企、上市公司等实力派企业联手共创,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有机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国际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到2016年,完成中国首个星富地10万亩航天水稻产业化基地和全球首个太空牧场项目,成为中国、广西农业科技成果扶贫的示范基地、农畜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绿色优质航天水稻的生产基地、太空牧场产业化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通过航天科技创新撬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用航天农业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来推进广西等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航天科技创新支撑航天农业持续扶贫发展,以基地合作联盟化生产模式扩展航天农业规模,通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利用“经济杠杆、拉通联动、反弹琵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三增”目标及“上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四个一”发展方向,提高当地农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能力。到2018年,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按照“建好核心区、带动示范区、发展辐射区”的方针,力求把园区“做新、做大、做强、做优”,成为第一流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新”就是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新科技发展,积累扶贫建设新经验,形成自己新特点;“做大”就是通过科技示范推广把园区辐射力加大、辐射面扩大;“做强”就是通过项目建设,形成园区支柱扶贫产业,增强龙头拉动力和循环经济支撑能力;“做优”就是打造航天农业文化,发展航天农业系列产品,培育出叫得响的航天农业品牌,使一个高度开放、科技领先、体制全新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走向全国。目前,该扶贫发展规划项目正进入选址认证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成功的扶贫开发模式的形成,给广西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科技日报》、《经济要参》、《中国农村科技》、《广西日报》、《凤凰网》、《大公网》、《中新网》、《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扶贫网》、《中国食品安全报》等400多家国家级刊物、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李宇博士走进广西从事航天科技服务、科技扶贫、科技支农、科技咨询、科学研究、科学考察等活动800余篇。

      践行中国梦,传递正能量!李宇博士的敢创敢试,不怕挫折,率先示范的创新精神,积蓄着扶贫正能量、释放着扶贫正能量、激活着扶贫正能量、贡献着扶贫正能量。

      他的航天科技扶贫的故事还在进行时……    (责任编辑:梦晶)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