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者区分人与动物,不只一个标准,如大脑容量和智商高低、思维能力强弱、使用和制造工具水平等。李亚鹤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有少部分重合,而幼爱长的孝,则是人彻底摆脱动物性的表现。 他指出,在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孝”是一个永远都不过时的字眼,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永远鲜活的部分,从远古流淌而来,也必将一直流淌下去。如今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如果有事不能按时回家,至少应该打个电话。外出旅行或上学、出差,到了地方安顿下来,也应该给父母报个平安,每隔三五天给父母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也是为了不让父母牵挂。李亚鹤认为,如果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常常打电话问候,问父母生活起居和需要自己做什么,都是最基本的。 谈起屡屡发生的类似学生跳楼和青年因为工作或是恋情而不爱惜自己生命的事故时,李亚鹤指出,此类事情,受伤最深的仍然是父母。李亚鹤说,我们常常以为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在我们做某些事时常常忘了我们身上所承载的父母的爱和希望。让父母不担忧自己,除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做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就是对父母的爱的最大报答。 李亚鹤着重强调到,尽孝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等。李亚鹤曾读过毕淑敏《孝心无价》,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李亚鹤说,每个人都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待”这句话,但真正能做到的极少。张爱玲曾说过,成名要趁早,否则喜悦就不会那么浓烈。而李亚鹤认为,尽孝才是最应该趁早的事情,因为爱是经不起等待的。 (责任编辑:海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