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陈老春接受记者采访时现场创作
中国传媒联盟 据 环球文化艺术网 讯(记者:许顺喜)他年过六旬,但仍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常年写生,如海绵吸水一样汲取创作源泉;他以饱含深情的画笔,将家乡白洋淀极具特色的湿地风光展现给世人,赢得了一片赞誉;他擅长在传统国画中创新,拓展了地域文化的新领域、新境界,走出了自己独特国画体系,他就是我国著名画家陈老春。
陈老春在河北任丘白洋淀接受记者采访
陈老春的名字,对于当下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也许陌生,而对于现代白洋淀周围美术界、收藏界人士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他画白洋淀里的水,漫无天际的水,清澈透明的水;他画白洋淀浩瀚的芦荡,画那万顷绿波;这种地域特征明显的画风,在当地被堪称为“芦苇风光画”领军人物。记者这次能够在白洋淀边上采访到他,还要感谢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联盟中国代表、著名收藏家董铁棍的推荐。
陈老春为什么画芦苇?他的芦苇风光画有何特殊之处?他为何要在传统国画中创新,拥有自己独特国画体系?他为什么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揭开这位艺术家神秘的面纱,2016年11月29日,陈老春在河北白洋淀接受了环球文化艺术网的独家专访。
画家陈老春的作品被白俄罗斯文化联盟中国代表董铁棍收藏
陈老春,字春来,号寒石,逸远堂主人,1949年1月7日生,河北省任丘市人,居于白洋淀畔,自幼受家父熏陶,9岁就刻苦攻于绘画,1969年考入河北省美术学院,师从于张夫琪,田云鹏先生,2006年考入中国美术研究院,师从于李魁正花鸟工作室。
“夜宿白洋淀,晚风吹来,淀边的芦苇随风摇拽,似刀似剑,直指蓝天;又像淀边英雄的人民,挺直了胸膛,昂然耸立;似有千军万马,奔腾喧啸。 梦里长做水乡客,满目翠苇入画来,光阴荏苒,时光不饶人,转眼间虽我已成为一名老者,但在我的艺术天地里认为家乡最为美丽,应该不停的去探索去追求,以绘画来描述美丽的白洋淀、壮观的白洋淀、英雄的白洋淀,把自己爱家乡爱祖国之情,告诉世上的每一个人。”陈老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董铁棍带着陈老春作品在国外交流时被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收藏
自古至今,山水、花鸟向来是画家的爱物,还没有人把芦苇像松、竹、梅、兰那样作为表现的主体,而陈老春所在的家乡白洋淀是河北第一大内陆湖,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鱼米之乡”之称。对于他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用他的话说,闭上眼就是画面。每当他看到或想到家乡那一望无际、莽莽苍苍的芦荡,以及如烟如絮、妩媚多姿的芦花,还有出没于其间的野雁飞鸥,他越发感到有一种情怀不能割舍,一种责任不能抛弃。陈老春不能不反思,面对得天独厚的景观,为什么不就地取材,把芦苇风光作为表现主体,创作出熔铸更多的人文内涵、彰显独特的个人风格的作品呢?
董铁棍带着陈老春作品在国外交流时被白俄罗斯戈梅利州州长多夫咖罗收藏
为了最求完美的画面,他近乎着魔似的投身到芦苇画的写生与创作。他经常是背起画板出外写生,与芦苇为伴,尽情地在白絮飘飘的芦苇荡中徜徉。只要是兴之所至,哪管吃饭和睡觉,他或黎明即起,观察含羞不语的芦花;或黄昏登高,观察夕阳下如血的碱蓬;或月夜起程,观察戏水的野鸭;或顶风远眺,观察雁飞苇舞。凡看到感兴趣的景物,他两眼放光,提笔“刷刷”猛画,他脚上的鞋,总是沾满湿地的碱泥,陈老春本人就像一株芦苇,将自己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吸收着大地的养分,多年来,光是写生稿就积攒了两尺多高。凭着对家乡特有景物的熟稔与热爱,凭着对艺术的执著与感悟,多种不同风格的芦苇风光画作在他的笔下诞生了。
董铁棍带着陈老春作品在国外交流时被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教育处处长汪金国收藏
在艺术要为现实服务、“笔墨当承受时代”的思想影响下,近年来,陈老春的山水画创作与时代和现实生活日渐贴近。从题材的选择到画面所表达的意境及创作语言的运用,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此时,他又想到创新国画的风格。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艺术工作者来说,创新更显重要。白石老人60岁“衰年变法”,大胆突破,艰难探索,成就了其画坛宗师的地位;黄宾虹求新求变,70多岁才确立艺术风格。我陈老春在艺术方面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虽然没有齐白石、黄宾虹的名字那样响亮,但追求创新的思路是一致的。”陈老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董铁棍带着陈老春作品在台湾交流时被国际洪门总会主席刘沛勋收藏
中国画历来注重用墨,特别是山水画,习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这一习惯自宋以来一直沿袭至今。随着现代山水画的发展,许多画家对色彩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陈老春的各种画也在不断改变。他有意识地淡化水墨效果,转而强化色彩功能。他大胆吸取西方水彩画与水粉画的用色与构图,生动再现了湿地水乡白洋淀特有的静谧与安祥。
著名画家陈老春绘画作品
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联盟中国代表、著名收藏家董铁棍和记者聊起陈老春的艺术人生曾这样说:“艺术创作的真谛在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陈老春的芦苇画不仅仅是对湿地风景的简单照录,还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认识。比如,画面中时时点缀起伏的山丘,挺拔的杨树,飞翔的丹顶鹤等等,他将这些景观移植芦苇画中,自然贴切,增添了画面的情趣与表现力,赋予画家对生态环境关切的人文精神内涵。“声愈巨而韵愈细,景愈真而情愈浓。”生动唯美的画面显示出画家的深厚功力,饱含着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陈老春能工善写,擅长动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描摹的动植物之多,范围之广,他善于“势”的营造,绘画作品虚处不嫌窗框松,实物勿感板结紧,其画风华滋清润,厚劲灵动,意境深邃,语讷志坚,孤身前行,其创作恰与徐悲鸿的尽精,微真实相结合。
著名画家陈老春绘画作品
“细观陈老春的画,摆脱了传统文人画只重“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风格,他的创作方法,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山一水,均细心观察,心摹手追而会意于胸。故其所作,不论小品、巨幅,在无拘无束的随意挥洒之间,既有传统文人画的笔情墨趣,又有高超的写生技巧,形神俱臻化境。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文人画的题材和表现力。“浇将砚汁留余润,占得人间翰墨香”。陈老春的画注重以笔写形、表意、抒情和以墨塑形、丰姿、赋彩,以求其作品更具个性化和表情化。他的作品,既富有个性,又富有时代气息。题材广泛,并且大大突破了传统文人写意画的孤高趣味和淡泊虚简的意境,以浓艳、跃动、繁复、激情的表现形式,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张秀进观看其作品后说。
著名画家陈老春参展作品《江山多娇》
当今画坛,百家争鸣,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得到认同,己属不易。陈老春虽还未至画坛高顶,但他的绘画日课不辍。这得意于中国这片神奇土地,他书画中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和东方神韵,于浓淡干湿、疏密聚散间孜孜以求,已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画家陈老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赠送作品
陈老春,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工艺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专职画家、中国公益在线书画艺术顾问、中国周易新闻网国学书画顾问、钓鱼台国宾馆特聘专职画家、中国明珠花苑院长。2008年9月被华夏艺术家情系灾区献爱心,赈灾义捐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爱心艺术家称号;2009年全国人大机关老干部书画研究会特聘导师;2009年被中央民族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梦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