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记者 马翔、宇陶伟报道:
中国传媒联盟 据 爱华新闻网 讯:下个月,安徽界首草根作家于仲达将出版新书《北大悟道—— 一个北大旁听生的逆袭人生》,讲述他在北大的6年岁月。用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他“偷听”北大的六年。2007年开始,他怀着一颗不安现状的心从家乡开始“北漂”,一边为人打工维持生计,一边坚持在北大文学、哲学、宗教的课堂上旁听。六年间,他几乎走遍了这几个院系几乎所有名师名家的课堂。红楼檐下,未名湖畔,一个向往文学的草根文青就这样完成了“北大课程”。如今,他因为某种原因回到家乡,更是要开启一个自我创作的历程。他用这部书回望自己那值得回味的六年,希望“吾道不孤”。 “老文青”不甘现状毅然北漂 于仲达年轻时代就是位文学青年,当年在省内的专科院校读了中文。毕业后在皖北小城工作,期间他坚持写作,在省内大小媒体上发表过大量的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同时,他也将文章发表在当时很火的天涯论坛上,与同好者切磋,在网络上认识了一批民间的“精神兄弟”,成了2005年华人百名公共知识分子中年龄最小的青年学人。2004年,他的思想随笔《坚守与突围》出版,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但终归是在一个小地方,周围的环境与视野并不能承载他内心的眺望,他渐渐感到苦闷不堪,甚至被周边的人认为有点“怪”。喜欢读鲁迅的他形容当初的生活,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铁屋子”,让人透不过气来。 踟蹰在苦闷中数年,考研又连续失败,转眼间已经是年过而立之年的“老文青”。然而年龄大了,反而让他出去透透气的欲望更强。2007年,33岁的他前往北京,在朋友的介绍下做了一家非文学刊物的杂志编辑。工作只是让他能够在北京生存下去,而他的理想不止是生存下去而已,他要继续为寻找精神家园而学习。 “2001年的时候,我在阜阳偶然买到两本钱理群的书,《心灵的探寻》和《走近当代的鲁迅》,十分震撼。”这位北大名家的著作让于仲达感到灵魂的震撼,觉得自己有太多东西要学习、要探寻,他就这样与北大“结缘”。现在既然来到了北京,为什么不去北大看看这些名家们在课堂上的风采呢? 北大六年“偷听”文史哲 于仲达说,刚来北京的时候路过北大很多次,直到一位朋友鼓励他去旁听,他才有些忐忑地去试试。听了几次,于仲达觉得自己必须留下来了。“一去听真的不得了,记得是陈平原讲巴金,被那里的气场镇住了。”来北京八个月后,他从杂志社辞职,给一位企业家朋友打工。在能够维持自己生计的情况下,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拥有美丽未名湖的那片自己的文学圣地。钱理群、李零、陈平原、曹文轩、黄子平、吴晓东、高远东等这些在学界赫赫有名的课堂他都听过。在拓展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他还在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继续拓展自己,“我喜欢鲁迅,但是看了鲁迅自己的书单,很多是关于哲学和宗教的。那么如果不懂佛学,也就无法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于仲达感到,自己越是听越是感到不足,想要的也越来越多。于是,他一头扎进北大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听课,楼宇烈、王博、杨立华、朱良志、李四龙、周学农、吴飞、王中江、张学智、张祥龙、吴飞、吴玉萍等学者的言传身教,圣玄法师、叶曼居士、净慧长老、学诚法师、明贤法师、恒实法师、孙效智、潘宗光等的精彩讲座,都让他十分受益!让他对中国哲学、佛教哲学和基督教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得到了一定的学术训练。北大诸师深入浅出的讲课艺术、严密的逻辑论述、开阔的知识视野,让他提升很多。也是在此期间,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是泡图书馆,熊十力、冯友兰、汤用彤、张岱年、李泽厚等学术名师的书,为他钟爱。 于是,这一听就是六年。除了北大老师的课堂,一些诸如莫言、刘震云、张炜、李锐、王蒙、西川这种一流的作家、诗人也会到北大来开坛论道,于仲达自然也不会放过,有时还能面对面交流讨论。他说,除了个别课堂自己旁听遇到了阻碍,基本没有老师会拒绝他的求知,有的善意的北大教授,甚至会花很长时间在课堂上解说他提出的问题。他说,在北大的日子,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解决自己精神困惑的一种人生历程。 用18万字讲述自己的旁听感悟 结束了6年的北大生活后,于仲达选择了回家。他说,北京的生活压力太大加之要考虑家庭因素,他还是选择了回来。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应该离开了,“并不是说我已经学的有多么好,而是我已经解决了一些人生精神上的问题,我需要一个安静的创造环境。”毕竟,文学创作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其实在北大旁听期间,于仲达也从未停止写作。2011年他曾出版《北大偷学记》,去年3月,他更是修订前书的基础上出版了50万字的《问道北大》,还有《在北大听文学》、《在北大听佛学》、《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北大出“怪才”——那些北大的天才们》等一些与旁听有关的文集,再加上没有出版的文集,累计起来已有300万字。于仲达说,之前的书中学理方面的感悟内容更多,多是对各位名家一些观点的批评与见地。而新出版的这本《北大悟道》共有18万字,则是讲述自己在北大六年的人生感悟、校园故事及精神求索的过程。他认为,这些故事会跟通俗、更有温情和励志的感觉。如果你也是有文学梦想,有北大情结的文青,也许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知音的快感。 问及北大学习几年来的最大收获,他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感觉在精神上真正立了自己,回归到清静的本心,恢复了心灵的柔软,走出了S城,中和了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具体一点来说,以前我太爱文学,从而局限了自己的思考。通过学习国学和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更能了解我们的社会,看问题更全面了,自身自然得到提升。与一流学者——尤其是有思想家气质的学者‘结缘’,是一种提高自己趣味与境界的‘捷径’。与北大教授零距离靠近,无疑提升了我的精神视野。不仅仅是增加了知识,而且对自我、世界、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我在S城学的是‘技’,而这个是‘道’,我在北大学国学以后,之后心态变得平和多了,做事情不再浮躁,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了操控自己的定力。雨果临终前有句遗言是:人生便是白天与黑夜的抗争!我深深明白,生活并不全是抗争。只有在一种张力之中,生命的价值才会有很大的展现!” 于仲达的系列文章和著作,也引起了鲁迅研究学者张梦阳、李新宇、孙郁、刘青汉、葛涛、黄健、魏韶华等人的关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教授说:“我很佩服他的求索精神,他比一些北大学生更象北大学生,期待他的书都能出版。”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传记文学》杂志主编郝庆军说:“于仲达其实是埋没在民间的一个非常有思想的青年学者,他的许多想法超出了一般的青年学人,甚至高过一些博士教授的水平。他的另一个特点是知识面广、博闻强识,读书之多、消化之快,异于常人。”一个认识于仲达的北大文学博士说:“于仲达博览群书,阅读面甚广,且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热忱的社会观照,其书评文字以明快犀利见长,他呈现给读者的,既和人生的意义有关,也是他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是非的思考和判断。于仲达以笔为旗,从常识出发,关爱生命,守望灵魂,肩扛道义,表达了鲜明的态度和立场,他爱鲁迅,是以承继鲁迅精神为己任的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暴虐、伪善、自私、巧滑的憎恨、鄙视,对良知、悲悯、平等、公正的挚爱和关注。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表达自己的好恶时,并不是放纵感情,而是带有自己冷静的思考——既批判丑恶,也省察自己,具有鲜明的宗教情怀。” 于仲达的创作和个人简历(附录) 于仲达 安徽界首市人。青年作家、学者、新锐批评家。1998年7月毕业于安徽某大学中文系,2007——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和宗教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学习。先后关注的领域有新诗研究、鲁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基督教文学研究、佛道哲学研究、佛耶对话。 17岁开始发表文字,学生时代发表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100多篇(首)。曾经在《传记文学》、《青年作家》、《新京报》、《海外校园》、《东方早报》等杂志报刊开设专栏或发表文章,作品散见报刊杂志,部分文章被关天茶舍、红袖论坛等知名网站列为精华。 2007年来到北京。二十年间先后做过电台记者、自由写作者、网络写手、杂志编辑、专栏作家、国学教师、助理研究员等。 于仲达的思想随笔以广博精深见长,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文笔优美,视野开阔,行文犀利,深受读者欢迎,广为流传,被网友誉为“才子”、“思想者”。 已出的文集有: 《坚守与突围》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大偷学记》 (天津人民出版社) 《生命的菩提》 (金城出版社) 《问道北大》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简单就好》 (中央编译出版社) 《在北大听文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在北大听佛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北大悟道》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大日记》 (当代中国出版社) 《北大出“疯子”》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未出的文集有: 《暗河上的求索》 《暗夜里的过客》 《一个人的鲁迅》 《鲁迅心证》 《鲁迅经典论述》 《庄子禅解》 《红尘安心》 《此岸花开》 代表作品有: 《当代中国文学灵魂纬度的根本欠缺》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导读》 《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联系方式 QQ 1289217154 中国传媒联盟 纠错QQ:223058789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