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联动☆传媒联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与声明  2020年精选20个创业好项目——期待与您早日联手合作共赢  仅需5.8万元就可通过CCTV点睛播出1个月和通过GJTV等百家媒体联合常年展播  评选与出版《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动通知 五秒电视广告只需五十元☆本项目正在诚征各地代理 点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产 >

流转土地农民可获净利70%萌芽在毕节试验区破土

时间:2013-10-29 20:26 来源:西南新闻作者:李才武
土地是财富的基础,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吹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号角。

   编者按:土地是财富的基础,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吹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号角。在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更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民在土地上劳作收益低,农村土地资源开发配置不合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农村人口增加、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通过观念、体制、政策上逐步显现出来的种种农村社会的矛盾,使得农民已不安于种地,广大农村出现了因新型生产关系而来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新矛盾。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进一步从土地上着手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必须首先调动广大农民在土地上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自中央提出加快农业发展的二十五条政策措施,在1979年9月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1980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和1982年-1986年5个“中央1号文件”以来,直到2013年第10个“中央1号文件”,有关政策相继出台,表明党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决心。

 

在史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之称的贵州,在土地流转中,今天,在毕节试验区出现的让农民获净利70%到80%的调整生产关系的萌芽,从实际看,有利于解决农民不愿再在土地上种地,新生代农民不会种地,不少农村人不懂怎样经济种地,深石山区大量土地闲置,未能发挥应有效益,在土地流转中,责、权、利不清等矛盾。“在土地流转中让农民获净利70%到80%”是一个极为科学和人性化的探索,也是毕节试验区出现的一个大胆的试验。只有生产关系理顺了,才会有社会主义农村新的更强大的社会生产力的出现。“在土地流转中让农民获净利70%到80%”做好了,这不仅是贵州农村的福气,更是全中国广大农村和全体农民群众的福气!

 

图片2_副本.jpg

 

 

毕节试验区就是要敢于先行先试

 

 

 

 

    西南在线新闻网讯 记者李才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承包经营制使贵州省广大农村解放了生产力。土地流转,使贵州农村特色经济发展锦上添花,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不少贵州农民一心进城打工,新生代农民不会也不愿种地,不少地方缺乏科学的经济发展思路,农民收益低不愿种地,现有土地发挥不出应有效益,或大量农村土地闲置,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种种成本巨大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成为贵州农村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期待后发跃起的贵州,“三农”发展中出现的系列难题如何破解?如何破题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这些新的难题,在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生产力,进行土地流转,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题土地流转更进一步释放生产力  ,2013年春节前后,在贵州省,贵州惠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富黔绿色产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力主打造以产业化开发扶贫为主题战胜贫困,已着手打造毕节试验区“猫倮试点”的贵州省赫章县威奢乡田坝村村支书李时清纷纷提出,要以“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净利70%到80%”来破解“三农”发展难题,这表明贵州惊现深化土地改革萌芽。

 

图片1_副本.jpg

 

          贵州金沙神峰茶业,出产的清池贡茶在国内名闻遐迩,但遭遇采茶季节请民工采茶难。生产成本高,是贵州农产企业的头疼事。


    就在2013年2月1日,惠馨果业副总经理刘天友对记者称,目前,该公司在金沙县高坪乡实施2000亩花椒种植基地,待产生效益后,从土地流转费到民工打工收入到产品利润几项,农民都有净收入,其中,仅农产品利润分成一项,农民就可占到70%。 

2012年以来,2011年才发展的贵州省赫章县威奢乡田坝村蚕桑种植基地,由于村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责、权、利不清,一直牵动乡村两级的神经。

 

图片4_副本.jpg

 

   

 贵州金沙惠馨果业刘天友称:我们要让农民占利润的百分之七十!  

 

    多年来,在毕节试验区金沙县,贵州惠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以“农企一体化”为产业发展的努力方向,把农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致力破解喀斯特贫困。2013年2月1日,贵州惠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天友向前来公司考察观光的赫章县威奢乡田坝试验村村支书李时清及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记者一行介绍了公司“农企一体化”推进山区三农发展的试验工作。

 

图片5_副本.jpg

 

 

    贵州金大地、金山脚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夜郎自大的赫章深石山区绝大多数人所未听闻。图为威奢乡田坝试验村村支书李时清为打造“猫倮试点”,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过的金山脚大棚考察。

 

    据刘天友介绍,惠馨公司在高坪乡建万亩花椒基地,建立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由公司出技术、管理和资金,农户出土地、劳力。老百姓以土地200元每亩入股,用工80元每天,公司负责加工、生产、销售,最后扣除各种生产费用,纯利润农户占70%,公司占30%,目前,农户愿意拿出的土地有4000亩,已有108户农户入股,在3个村民组实施,公司派挖机平整土地,已投资100多万元。


    刘天友还介绍说,按每亩栽167株,每株产花椒2斤计算,亩产量在340斤左右,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一亩地按2000元管理成本计算剩4000余元,农户按70%得利2800元,公司按30%得利1200元。花椒未挂果前,通过套种作物以短养长,农民流转出的土地上所产一切收入归农户。此种分配方式,农户得利大,使土地流转、生产的积极性都得以提高,纷纷踊跃加入。

 

 

7_副本.jpg

 

 

         贵州赫章“最穷苗村”栽根村村支书杨光忠与贵州富黔绿色产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安全谈合作,听村民可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利润,杨光忠说,老百姓当然要干啦! 

 

    目前,惠馨果业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1万亩花椒规范种植基地,带领村民在喀斯特岩溶地区闯出一条致富路。在贵州,有此想法的,绝不仅惠馨果业一家。在产业发展中摸爬滚打过来深感切肤之痛的企业有很多,从而他们也引发深层次思考,如何在土地流转中破题。

 

    2013年3月8日下午,贵州富黔绿色产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安全率蚕桑种植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贵州省赫章县威奢乡田坝试验村考察该村打造的产业化扶贫的“猫倮试点”,在看望田坝村五保户刘小王、刘小长兄弟及在互联网上有名的田坝村深度贫困户金开友、刘世成家,了解该村以金开友家为代表,贫困程度较深的农户还有26户后,结合开发扶贫,重点对田坝村蚕桑种植基地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土地流转方式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后,余安全表示,象田坝这样的贫困村,破题贫困的关键点在于要因地制宜抓高产值高利润的农特产业,以农民做最大的市场主体,深化、改革土地流转方式,让当今越来越不愿种地的农民做“地老板”,公司抓好种子投资、市场销售和技术投资,使不适合作股东的农民的劳力、土地坐地变成百分之七、八十的利润。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余安全表示,受农民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影响,地方干部群众对产业发展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和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运营模式落后,与市场要求脱节等,都在阻碍扶贫产业的有序和健康推进。因此,让什么都极为现实的农民在土地的深化流转中,使其利益和风险均实现最大化,在产业化开发扶贫进程中,以农民作为产业化开发扶贫的市场主体,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破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责、权、利不清等难题,使深石山区的农民愿回乡种地,种好地,成为土地的“老板”和农业产业工人,享受到产业化开发扶贫的真正的成果。


    公司对田坝村土地流转方式进行深度改革,明确责权利,让农户以土地和劳力入股,其收益占到产品最终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均可,公司负责蚕桑生产的技术指导,在市场回收上,可由贵州富黔绿色产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将田坝村展的蚕桑产品全部吃下。

 

   

 

81_副本.jpg

 

 

          土地石漠化,使得深石山区在产业、生态、农民利益等多方面必须综合思考。

 

 

    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栽根村发展种草养畜是根本出路。但目前村是一个产业上的空壳村,全村有400余人出门打工。杨光忠噙泪告诉记者:“我们要发展种草养畜!

 

   

9_副本.jpg

 

 

 

    作为一个任职12年的村支书,栽根这么穷,我自感对不住党和栽根人民!”上半年记者深入采访时看到,在栽根村,路难行、无通讯基站,无发展项目,村留不住人,是苗族村支书痛苦的原因。

 

   作为最基层的领导,贵州省赫章县威奢乡田坝村村支书李时清从广州回来,结束多年在外打工命运的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他,每天为村的“穷”字而痛苦,李时清认为,搞开发扶贫,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人”,让农民坐地生财,理顺生产关系最为重要,这其中,让农民从土地上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农民便能坐地打工,当上“地老板”,实现凭借土地,搞农业的产业化开发经营,只有风险利益共存,企业化释放出生产力,才能使农村实现超常发展。

 

    此前,威奢乡田坝村的情况,用李时清的话说,老百姓拼低保,救济粮,不愿种地,部份农户做不了种植合作社的股东只会卖力,年轻人不愿在穷村,都以出门打工为荣。如何带动田坝村农民从传统走向现代,体制和机制尤为关键,而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让田坝村农民从土地上,出土地出劳力,最后拿到农产企业70%到80%的利润,田坝村就逐步变为经济强村,不但国家甩掉“低保、救济粮”包袱,而且田坝村还可以新型发展方式带动一直未摘下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赫章县广大农村致富。

 

   “让农民成为经营土地的老板,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在土地上打工,让农民拿到农产企业70%到80%的利润,在毕节试验区,进一步先行先试,我们威奢乡田坝村打造‘猫倮试点’的要诀也就在于此。”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李时清对西南在线新闻网记者表示。

来源:西南新闻
http://www.xnce.org/news/china/26659.html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影视联盟  纸媒联盟  网络联盟   律师联盟  人员查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热

特别申明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 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侵权速联秒删